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影纪年 文明互鉴——国际合作片发布暨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光影纪年 文明互鉴——国际合作片发布暨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

来源:西部网2024-09-25 11:01

  9月24日,由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国际司指导,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广播电视局、陕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国际合作片发布暨签约仪式”在西安举行。中外嘉宾及11个国家和地区的影视机构、高校影视专业师生、影视爱好者、媒体记者等130余人出席。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局长武勇超在仪式前同部分中外嘉宾进行了交流,代表主办方对中外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对未来的合作表达了信心和期望。

  仪式上,相关领导和嘉宾分别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司二级巡视员常进在致辞中说,中外合拍片不仅是对视听艺术的深入探索,更是助推全面开放,促进民心相通,深化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国家广电总局将持续加强中外交流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大扶持引导力度,推动中外制作机构加强交流、密切合作,聚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主题,共创推出更多讲述中国与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动人故事的广电视听作品。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单舒平在致辞中说,陕西一直高度重视纪录片创作生产,支持鼓励中外纪录片人深入交流、联合创作,实现互利共赢。下一步要积极担当作为,携手中外影视机构,主动策划选题,发挥各自优势,为推进国际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做出更大贡献;要完善合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政策、简化程序,完善国际影视合作的体制机制,深化国际合作,推动精品生产;要加强服务保障,结合陕西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在制作传播等各方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支持,促进影视创作大投入、大制作、大传播。

  马来西亚驻西安总领事林云亮在致辞中说,马中两国是千年结好的邻居、以心相交的朋友、合作共赢的伙伴。在人文交流中,影视是非常重要的领域。陕西与马来西亚以“郑和”为素材合拍纪录片是双方人文交流的又一新亮点,也是为马中建交 50 周年的一份特殊献礼。马来西亚驻西安总领事馆将积极协调马来西亚各方资源,全力支持纪录片《碧海和风——郑和下西洋的再发现》拍摄与制作,大力宣传该片的内容与价值,希望以此次马中合拍为契机,赓续两国传统友谊,拓展人文交流合作,为马中两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法国巴黎科学影像协会副主席瓦莱丽·葛荷侬在致辞中说,今天的重大活动展示了中国和许多国家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法国和中国都是艺术和文化非常重要的文明,电影和纪录片在全世界传播文化和知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庆祝中法合作和友谊60周年之际,很荣幸能与中国制片公司共同启动《小麦,文明的种子》这一新的项目,这是中法两国合作与友谊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祝愿新合作取得圆满成功和幸福。

  仪式的“国际合作片项目成果发布”环节,播放了以“西行漫记”为背景的中美合拍片《斯诺·未竟之路》,展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成果及两国文化旅游交流的合拍片《从西安到瓜达尔港》,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阿联酋合拍片《三原印象》,中国、哈萨克斯坦合拍片《一路阳光》,中国、伊朗合拍片《石榴的故事》等国际合作片片花,制作机构代表介绍了制作情况和拟确定的中外播出平台和档期。

  在“国际合作片启动项目发布”环节,发布了中、法、伊朗三国合拍片《小麦:文明的种子》,中、法合拍片《天坑探险:神秘的地质奇观》,中、马合拍影视项目《碧海和风——郑和下西洋的再发现》,中、伊朗影视合作项目《纸的变革力量》等囊括历史人文、自然地理、民族文化多个领域的合拍项目,在相关领导和嘉宾的见证下,相关制片机构代表现场签约。

  据了解,近年来,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大力提升广电视听作品国际传播水平,推动国际影视合作从译制向联合制作、共同传播迈进,创作播出了以《从长安到罗马》《大唐帝陵》《千年陕菜》《瓜熟蒂落》《乡间》《守望秦岭》《东渡东渡》《零碳之路》为代表的一大批纪录片,较好地阐释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近3年来,陕西有30多部纪录片在中外重要媒体平台播出,有10部荣获国家广电总局年度和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有17部入选陕西重大文艺精品扶持项目;中法合拍片《大黄一家人》、中巴(基斯坦)合拍片《从西安到瓜达尔港》、中法伊(朗)合拍片《小麦》等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对外交流合作重点工程项目。这些作品通过可感可知的动人故事,以宏观视角俯瞰,以微观视角解读,通过国际通用的电视语言表达,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间搭建了一座国之交、民相亲的桥梁,促进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

  •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10-22 11:06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24-10-21 09:55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2024-10-21 09:54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024-10-21 09:52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2024-10-21 09:49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走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林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2024-10-21 09:47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2024-10-18 09:12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2024-10-18 09:12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2024-10-18 05:25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0-18 05:25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2024-10-18 02:35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2024-10-17 07:15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2024-10-17 07:14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2024-10-17 07:14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10-17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