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千年古都 诗韵长安”——2024全媒体西安文旅行活动启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千年古都 诗韵长安”——2024全媒体西安文旅行活动启动

来源:西安文旅之声2024-07-19 15:17

  2024年7月17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千年古都诗韵长安”——2024全媒体西安文旅行活动启幕。在象征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诞生地之一,沣河之畔的诗经里文化特色小镇,二十多名中省市媒体记者和十余位文旅网红达人在著名文化学者、陕西诗词学会副会长商子秦的带领下,走进诗经里,感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诗意;泛舟昆明池上,感受“一片昆明池,千秋织女名”的魅力;漫步华清宫,重温《长恨歌》的凄美。采风团一行人在长安城里寻找千年诗歌留下的记忆,也在感受着今日西安的诗意生活。

“千年古都 诗韵长安”——2024全媒体西安文旅行活动启动

  感受千古诗意,体会文化魅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悠悠沣水,千载奔流,滋养出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孕育了《诗经》的西安,就是中国故事的起源之地之一。

图片

  7月17日上午,采风团一行来到了诗经里,这个全国首个以《诗经》文化为主题的 4A 级景区,既是中国诗歌之源,也是本次活动的起点站。在诗经文化诞生地再启诗情诗意,有着特别的意义。这里古色古香、诗意盎然,虽然天上飘着细雨,但烟雨蒙蒙中,却更有几分“蒹葭苍苍”的诗意。采风团一行沐浴在诗歌的氛围中,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最美也是最具意义的风景。著名文化学者,陕西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商子秦作为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以“诗经里听‘风’‘雅’‘颂’”为题,讲述了诗经里的来历。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诗经里出来,采风团一行来到了昆明池·七夕公园。在汉长安城兴建繁盛之前,这里曾是丰镐故地,孕育了西周的绝代风华,在大汉王朝定都长安城后,昆明池又成为了中国水军的发祥地,是华夏王朝征服远疆的助力地。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诞生地。

图片

图片

  采风团成员表示:“以前知道西安是《诗经》的发源地,知道昆明池的伟大,也曾来过这两处地方,真正听了商老师的讲述,才切身体会到这里伟大的诗意,更透过诗歌感受到了昔日的辉煌,我想,这就是文化的自信和文化的魅力。”

图片

  诗词里的长安,是多情的长安

  如果说在沣河边是感受离别的诗意,那么在华清宫里,则是重温李杨爱情的浪漫。“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一曲《长恨歌》,写尽了唐明皇和杨贵妃那场旷世恋情。特别是那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更让人扼腕叹息。而华清池正是这千古爱情的见证之地。

图片

图片

  当天下午,采风团一行来到了华清宫,在华清宫内,听商子秦讲述《长恨歌》的伟大,也分享了历代诗人过华清宫的感叹,他说:“无数诗人走过这里,历史在这里沉思,诗人在这里沉思历史。于是有了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于是,也有了张继的《华清宫》。”

图片

图片

  采风团成员还在华清宫体验了拓片的制作过程。媒体代表周英说:“唐诗给长安的厚重历史添上了浓浓的诗意。长安因唐诗而被人们牢牢记住,唐诗也因长安而更加丰润饱满。徜徉在唐诗平仄有序的韵律中,长安在我们的眼里越发的灵动起来。”

图片

  西安文旅之声出品

  编辑:杨皓宇

  视觉:祖 宁责校:王蓉静审核:杨海雄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