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陕西:“税惠到坊”促发展 精细服务惠民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陕西:“税惠到坊”促发展 精细服务惠民生

来源:光明GMAD2024-06-07 14:16

  “税费服务进社区便民驿站设立后,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社区企业办理涉税业务,让我们少跑路,缩短了办税时间。”近日,谈起税务部门推行的“税惠到坊”活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翰林社区企业办税人员魏亚娟说道。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紧紧围绕国务院“高效办成一件事”和陕西省委、省政府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部署,创新开展“税惠到坊”—税费服务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延伸税费服务触角,快速响应办税缴费诉求,切实打通税费服务“最后一米”,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能办、易办、就近办、一次办”的“税务+社区”融合服务渠道。

  “牵手”社区,搭建家门口的服务平台

  “我年龄大了,腿脚不好,办税服务厅离我家比较远,每次缴完医保想去打个凭证我都犯难。现在社区里安装了自助办税设备,家门口就能缴费、打印凭证了!”城固县胜利街社区的张志伟大爷满意地说。

  城固县税务局局长王鸿军告诉记者,县局依托“税务+社区”服务机制,在人口密集、缴费需求大的社区投放了自助办税终端设备,设立办税“网点”,实现信息快速查询和涉税业务的随时办理,切实解决了老百姓在办税缴费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据了解,今年陕西税务部门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盘子”,通过设立“税费服务驿站”、投放自助办税缴费终端等方式,将个税、医保、养老等事项办理延伸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形成“街道(社区)吹哨、税务分局(所)响应”的新格局。

  陕西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税惠到坊”就是要站在离纳税人缴费人最近的地方,聚焦企业发展的“具体问题”和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用实心、下实功、求实效。

  纳税申报、诉求收集、凭证打印、税费缴纳......西安市长安区税务局将这些事项延伸至便民服务中心,采取“税收志愿服务团队帮办服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日常服务+税务所联络员跟踪办”模式,一对一响应纳税人缴费人个性化服务需求,让纳税人缴费人感受到“家门口”办税缴费带来的便捷。

  截至目前,全省“税惠到坊”共走进社区502个,建立“税费服务驿站”80个,投放自助办税终端224台,收集并解决纳税人缴费人诉求1379件。

  “社区企业在税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及时精准享受了税惠政策,激发了企业创新创业的活力与热情。”铜川市枫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静表示,社区将继续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作,让企业能够充分了解政策内容、便捷享受政策红利。

  当好“三员”,办好群众身边事

  “今天收房真的很顺利,而且在现场就能够办理契税缴纳手续,节省了很多时间。”5月20日,榆林市高新区的张译在收房现场拿到了自己的缴税证明。

  不久前,榆林市高新区税务局了解到“留香园”项目正在交房,于是就开展了为期4天的“‘税惠到坊’—便捷契税缴纳助推‘交房即交证’”专题活动,为800余户业主打通契税缴纳“最后一步路”,实现业主办税“零次跑”,交房拿证“零时差”,真正做到住权与产权同步。

  “‘税惠到坊’是陕西税务系统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举措,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税费服务融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创新实践,通过当好群众身边的宣传员、辅导员和调解员,认真办小事、努力办好事、坚持办长久之事,为三秦百姓打造更优的税收营商环境。”陕西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张晋铭介绍说。

  不仅在社区,陕西税务部门还将“税惠到坊”服务体系延伸到产业园区、孵化基地等,升级打造“征纳互动线上办+税务管家线下帮”的问办协同服务模式,实现政策“一户式”速推、问题“一揽子”速答、诉求“一站式”速办。

  咸阳市税务部门举办了“税惠到坊”进园区助力全市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以推动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出税务“数据链”“服务链”“分析链”三大链条,通过集成数据、政策、分析等措施,将税收服务对象由单个重点企业拓展延伸到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西安市高新区税务局围绕学雷锋“我为群众办实事,高效办成一件事”,举办“先锋”财税课堂、“税之声”一线直播等活动,对园区内160余家科技型、服务型企业进行政策辅导和税法宣传。

  “在税务部门的支持和辅导下,我们切实感受到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和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带来的红利。”陕西合阳风动工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雷宏涛表示,“税务管家”团队多次上门走访,辅导政策、问计问需,为企业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据统计,陕西税务部门现已为全省4830个重点项目提供税费服务1.73万次,其中服务省级重点项目643个。

  诉求快响,及时化解税费争议

  “本以为跨部门办理业务会很麻烦,没想到通过线上的方式很快就解决了,自己不用来回跑,值得点赞。”近日,商洛市的李先生接到丹凤县税务局便民服务驿站工作人员的回访电话时高兴地说。

  在外地工作的李先生,两个月前从丹凤县某公司离职,因办理过停保业务导致无法正常缴费,为此找到原公司财务人员反映情况。接到公司情况反馈后,丹凤县税务局立即启动三方联动机制,联合县医保局邀请李先生和公司财务人员通过腾讯会议方式进行三方“云端会面”沟通,及时处理了这起争议纠纷。

  据丹凤县税务局局长赵锋介绍,“税惠到坊”活动开展后,丹凤县税务局积极运用政府协调机制和社会综合治理管理网格,推动人社、医保、信访、工会、司法等多部门参与实体化税费便民服务驿站,并打造了鹿池社区等4个驿站“样板间”,编制政策口袋书和“帮代办”工作指引4类。截至目前已帮办业务40余人次,化解争议5个,群众办事便利度、服务满意度、政策获得感均得到有效提升。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陕西各级税务部门不断完善“税务+社区”模式,在“网格化”服务基础上,充分发挥“枫桥式”税务所(分局、大厅)作用,探索建立社会综治指挥管理税务分中心,打造“群众点单、社区派单、网格员跟单、税务人办单、群众评单”的诉求快响闭环,健全税费服务诉求办理联席会议机制,强化与街道社区的信息通报、联防联控、权益互助,推动税费矛盾争议由“单一管”向“多元治”转变,目前已调解税费争议3863起。

  陕西税务部门还充分发挥和凝聚青年团员和党员力量,通过上门辅导、“云端”响应、全程帮办、争议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在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缴费人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在汉中,依托南郑区委搭建的“志愿云呼叫”小程序,南郑区税务局将“税务云管家”功能融入平台中,定期将网上发布的诉求需求信息向税收志愿者派发任务单。税收志愿者接单后及时上门开展服务,服务结束由需求发布人确认完成并进行评价,实现了“纳税人线上一键呼叫、税务干部在线接单、税务管家上门服务”的工作模式。

  陕西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包东红表示,全省税务系统将以“税惠到坊”——税费服务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充分延伸税收服务“触角”,让群众办税缴费更便捷、信息获取更通畅、诉求响应更及时,为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税务贡献。(陈显信 王媛)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