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安高新区塑造发展新优势 丝路科学城释放“西”引力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西安高新区塑造发展新优势 丝路科学城释放“西”引力

来源:光明网2024-05-30 22:30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抓住机遇,抢先布局,构建“一心、双廊、三片区”,成为西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价值高地。作为西安高新区“三次创业”的“主阵地”,丝路科学城向“新”而行,加快塑造竞争新优势、擦亮发展新名片,“未来之城”的崭新框架已然架起。

  “六横六纵”骨干路网畅达交通

  近期,西安首条城市云巴线路——西安高新云巴完成试运行,即将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西安首个立体智能交通系统,西安高新云巴全长约17.2公里,均为高架敷设,设车站18座、车辆场1座,途经软件新城、丈八西社区、紫薇田园都市、比亚迪厂区等西安市内多个主要产业聚集区及居住区,开通后将进一步促进高新区与西咸新区、雁塔区、未央区、碑林区等区域的快速通达。

西安高新区塑造发展新优势 丝路科学城释放“西”引力

图为西安高新区沣邑大桥及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集中投用仪式。

  伴随着高新云巴即将投运,将构成丝路科学城日趋完善的“六横六纵”骨干路网。5月23日上午,西安高新区举行沣邑大桥及市政基础设施项目集中投用仪式,现场集中投用50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当日通车的沣邑大桥设计为三塔斜拉桥采用双向十车道通行,是目前全世界最宽的全漂浮体系多塔斜拉桥。“沣邑大桥于2022年开工建设,它的通车实现了国际社区沣河东西两岸的互联互通,方便两岸群众的出行。”西安高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沣邑大桥、秦渡大桥两座市政桥梁进一步畅通了科学城启动区与中央创新区核心板块之间的联络通道;纬三十二路人行天桥解决了西太路与纬三十二路重要节点的人车分流问题;云水一路、灵韵北路、沣镐大道等开通,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云水四路、云水五路、兆元路等20条道路的雨污水主管网总长23.8公里,打通了丝路软件城、丝路科学城片区排水主通道……西安高新区加速为品质幸福“开路”,群众正逐步享受到可见可感的高品质幸福生活。

  向“新”发力夯实产业主阵地

  近期,西安高新区发布《关于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提出争“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了“路线图”。

  丝路科学城作为西安高新区两大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策源地。

  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西安电子谷核心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418亩,是丝路科学城硬科技产业区光电子产业组团的核心区域,项目内的“西安高新区电子谷”立体联动孵化器建设规模约11.5万平方米,旨在打造高水平的成果转化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

  当前,丝路科学城已经形成了以智能制造、光电子产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卫星应用产业、大科学装置等为主的产业集群,奕斯伟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比亚迪西安研发中心、西电智慧产业园相继落地,地环所、中科院授时中心、阿秒激光等一批“双中心”项目加速建设,片区产业动能持续增强。

  中央创新区作为丝路科学城“一城三区十组团”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重点围绕总部经济、科创金融、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链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中央创新区核心区已累计落户15个总部类、金融类项目,未来之瞳周边办公集群加速起势。

  西安大剧院科技中心主体封顶,丝路创智谷竣工,西安科创基金园、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等项目已建成投用。到2024年底,润禾中心、盈创中心、嘉和中心等5栋企业总部封顶,永安渠商旅文化街示范段开街投用,“双中心”城市配套功能区各类经济主体更有活力。

  品质生活释放 擦亮新名片

  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接连落地、城市配套加速完善、生活环境显著改善……行走在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随处可见的绿色,一个个口袋公园、便民设施不断刷新城市界面,发展面貌日新月异,展示出勃勃生机。

  一系列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逐步投入使用,区域生活配套进一步完善。永安渠商业街已签约华润万象城、兰桂坊、万汇广场、高新玫瑰ONE等诸多商业运营品牌。高新区第二十二幼儿园、第三十一小学、第十一初级中学等诸多高标准学校为区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祉湖位于沣惠渠渠首沣河岸,原为沣河河堤外采砂形成的低洼地带,西安市对该区域沙坑进行综合整治,完成沣惠渠两侧及沣、潏堤防的加固整修、引退水改造、水土保持等工程。改造后形成生态水面约500亩,并以沣惠渠的倡导修建者李仪祉的名字命名为仪祉湖。

  永安渠位于丝路科学城中央创新区核心区,占地面积约498亩,分区建设永安滨荟中心、永安领汇中心、永安格韵坊、永安万汇广场等,建成后将成为丝路科学城最大的商业配套引擎。

  西安大剧院项目建设内容以大剧院为核心,配套建设科技中心、城市展厅、艺术家酒店等,全面汇集各类顶尖文化艺术资源,形成完善演艺产业链。

  西安高新新罗酒店项目集餐饮、住宿、商务会议、娱乐休闲于一体,于2022年4月开工建设,2022年12月酒店主体结构封顶,2023年年底完成砌体和二次结构施工,计划2025年全面完工投入运营。

  优质项目与区域双向奔赴,基础设施接连建成,产业能级加速跃升……西安高新区正聚力推进“八个新突破”战略举措,推进“双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奋力推动“四个高新”建设再升级、再突破。(张利 供图:西安高新区管委会)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