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文科建设与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会在西安交大召开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新文科建设与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会在西安交大召开

来源:交大新闻网2024-05-27 10:56

1

  5月25日,新文科建设与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会在西安交大举办。会议聚焦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与素质教育,关注交叉融合推进新文科建设,全面提高新文科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0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庞海芍,全国新文科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申树欣,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文史哲》杂志主编杜泽逊,西安交通大学领军学者边燕杰,北京师范大学领军学者喻国明,西北大学副校长曹蓉,陕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党怀兴,以及来自全国兄弟高校、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参加此次研讨会。会议由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助理单文华主持。

2

  王欢代表西安交大致辞,对本次新文科与素质教育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她讲到,发展文科是综合性大学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大学精神存续、文化思想繁荣、健全人格塑造的基础性工程。为面向未来的新文科与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全面构建育人新生态新格局。西安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和发展成长迅速,面向未来,我们正努力形成与学校整体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发展格局,有力地引领和支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3

  庞海芍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代表发言。她指出,教育部大力推进“四新”建设,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特别是新文科建设,加快了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交叉融合,成就斐然。未来,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将继续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的新部署新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在四新建设中的作用,着力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生态、新格局。

4

  申树欣代表全国新文科研究中心发言。她提到,陕西省作为科教大省,高校云集,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在推动新文科建设等多方面在全国高校起到示范作用。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希望能与陕西省各高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加强合作,互促互鉴,依托技术手段和各级各类公共平台,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共同推动全国各地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

  大会主旨报告阶段,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杜泽逊,西安交大领军学者边燕杰,北京师范大学领军学者喻国明,西北大学副校长曹蓉,陕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党怀兴,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杨建科,分别作了新文科人才培养、专业与课程建设、AI赋能新文科建设,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等主题的报告。

  王轶以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主题作报告,提出优化改进培养理念,具备反思取向和偏好的能力,具备创新能力,才能真正落实培养高素质的德才兼备人才。

5,6

  杜泽逊介绍了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端人才的紧迫性及实践探索,指出山东大学创立尼山学堂人才基地班,有效尝试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端人才,完成永乐大典系统性征集保护整理出版工程建设等工作。

7

  边燕杰分享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大数据视野。以科学实证精神的五原则、实证研究的两大类型与四种基本数据形式、大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社会科学研究与大数据方法的结合等内容为重点,深入讲解大数据在西安交大助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

8

  喻国明以生成式AI浪潮下的传播革命与媒介生态为主题,介绍传播实践逻辑的嬗变与传播学的学科重构。他提出,时代浪潮下的传播革命是断裂式的发展和破坏式创新,生成式AI的技术奠基、进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生成式AI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基础设施,是对于人的又一次重大的赋能赋权。

  庞海芍谈到四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素质教育迎来黄金时期,时代急需中国高等教育从大国走向强国,人才培养范式必须变革。从理念内容到场景,培养的重心从知识学习转变为能力培养,以及综合素质训练,尤其是创新素养培养,充分实现人工智能赋能素质教育。

10

  曹蓉从新时代新文科建设的内涵变化,百廿历程文科教育的矢志坚守等方面介绍了西北大学在新文科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新时期,西北大学持续关注新文科建设,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作为综合性大学得以存续的根基,始终遵循和彰显文科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11

  党怀兴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三融三育、五维一体的新文科建设实践探索,通过文史哲贯通培养“文科试验班”,拔尖人才培养建立哲学书院,开展文科课程和教材聚优计划、数字人文计划等,多维立体开展新文科教育卓越实践。

12

  杨建科以“学科交融、数智赋能”为主题,分享了西安交通大学的新文科建设。他提到,西安交大贯彻国家对于文科建设的导向,依托理工优势,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聚焦新技术赋能文科发展,以工促文,布局文科新专业,融合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升级课程体系,发力智库建设,推进新文科建设整体提质增效。

  下午,围绕数智时代下的新文科建设与素质教育、新文科专业发展与跨专业课程建设等主题,设2个分会场,全国新文科领域的知名学者、业界专家围绕各自专业领域的探索与建设作报告。与会专家积极参与讨论,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拓宽视野,加深对新文科工作的理解,为新文科工作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字:教务处

  图片:教务处

  编辑:星火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