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GDP三年净增1000亿元 西安高新区2024高质量建设年再开新局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GDP三年净增1000亿元 西安高新区2024高质量建设年再开新局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4-01-18 20:54

  1月17日,西安高新区举办“四个高新”高质量建设年新闻发布会,通报“四个高新”三年建设成果及2024年建设目标。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华出席并介绍具体情况。

  据悉,“四个高新”战略实施三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实施了一系列补短板、抓发展的举措,布局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干成了一系列稳经济、促产业、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24年,西安高新区将推动“四个高新”高质量建设实现新突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生产总值三年净增1000亿

  “四个高新”建设三年来,西安高新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经过“起步年”的蓄势积淀、“提速年”的冲刺攻坚、“跨越年”的奋力攀登,“实力高新”“科创高新”“品质高新”“幸福高新”建设再创新高,高质量发展动能源源不断。

  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实力高新”连续跨越。三年来,西安高新区保持了高基数下的高增长,生产总值三年净增达到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增速超30%,综合实力稳居国家高新区前列。“55611”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培育了光电子信息和汽车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制造业千亿企业“零”的突破,形成了大企业规模跃升、中小企业活力充沛的发展态势。

  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科创高新”迸发新动能。三年来,西安高新区出台了“科创9条”“人才10条”“上市10条”等优惠政策,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从6.64%上升到8%;加快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国家级创新平台从37家增加至56家,获批成为西安“双中心”核心承载区;大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70家;年均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100亿元,人均交易额高居国家高新区第一。

  双城建设同步推进,“品质高新”迈出坚实步伐。三年来,丝路科学城“一城三区十组团”、丝路软件城“一城三核四轴”空间布局加速成形。西安大剧院等地标建筑飞速生长,永安渠商旅文化街等商业配套投入运营,地环所和授时中心等大科学装置建成投用,云巴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全面建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打造美好生活新标杆,“幸福高新”可感可及。三年来,西安高新区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的“幸福美好生活”承诺正加速兑现,连续三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新建、改扩建学校20所,新增学位7400个,构建了以5家医院为龙头、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1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43个村卫生室为基底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高质量建设年再出发

  新的一年,西安高新区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精神,以及省市工作部署,聚焦“创新驱动”“产业前沿”“开放合作”“产城融合”“人民福祉”五个方面,扎实抓好“四个高新”高质量建设年重点任务,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聚焦“创新驱动”,加快推动“双中心”核心区建设。以西安“双中心”核心承载区为载体,西安高新区将构建全领域跨界贯通、全链条循环畅通、全要素覆盖融通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聚焦“产业前沿”,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版。西安高新区将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对新兴产业的要素供给,推进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数字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开放合作”,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西安高新区将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以更大魄力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深层次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形成更多高新特色的改革创新成果,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聚焦“产城融合”,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西安高新区将积极转变和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以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等重点片区建设为引领,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打造高品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面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聚焦“人民福祉”,全力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西安高新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接续实施“幸福高新十大惠民工程”,不断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西安高新区继续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一初心,紧抓西安“双中心”建设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把握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巩固提升全省“三个年”活动成效,贯彻落实全市“八个新突破”,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高质量发展,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四个高新”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做出高新贡献。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准格尔旗:盐碱地变生态观光园

  • 重庆黔江:小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秋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