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沣西新城:锚定数字城市 建设智慧交通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沣西新城:锚定数字城市 建设智慧交通

来源:陕西网西咸频道2023-09-01 15:46

  陕西网讯(记者 苏超 通讯员田博雅)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在连接人流、物流等方面发挥着核心枢纽的作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锚定数字城市建设智慧交通,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辖区居民提供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出行服务,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真正让群众出行超便捷。

  地铁建设:线网完善更贴心

  “现在乘坐地铁5号线从沣西到西安市区半小时就可到达,这大大缩短了我们上班族的通勤时间,真的太方便了。”王娜说。

图片1

  王娜是沣西新城西部云谷一家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员,现在每天上下班乘坐地铁5号线成为她的首选。

  地铁5号线二期工程于2020年12月正式通车运营,这条线路穿越沣西新城,西起交大创新港,东至文教园,一直到西安马腾空,连接沣东新城、沣西新城与西安主城区,实现同步脉动和板块价值的飞跃。

  “5号线通车后,我们跨校区上课、学习更方便了。”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的一名学生说。

  今年8月15日,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试运行圆满完成,该线路通车后方便了沣西新城北部居民与咸阳城区和西安主城区快捷连接。

图片2

  今年6月,地铁16号线一期也通车运行。16号线一期全长15.03公里,是西北地区首条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轨道交通线路。16号线一期通过在上林路站与地铁1号线的换乘、欢乐谷站与地铁5号线的换乘,可实现咸阳、沣西新城、西安主城区的快速切换。

  DD巴士:一站式服务更省心

  在沣西新城,公交纯电动率达100%。截至今年8月底,沣西新城共有公交线路42条,其中常规公交线路29条,定制公交线路13条。

  2020年10月,沣西新城DD巴士动态公交正式上线,为居民打造了“动态出行,随需而至”的新型智能公交运营模式。

图片3

  传统公交按照固定线路,按趟运行,而“DD巴士”根据乘客订单,采取动态运行方式,更好地满足周边上班族零换乘、少步行的出行需求。市民只需打开微信小程序,即可完成呼叫、购票、匹配、验票,随后系统会自动匹配最近上车站点。

  “我在西安城区上班,以前去地铁口得30多分钟。现在有了‘DD巴士’,一站直达目的地,方便多了。”家住沣西新城同德晨曦园小区的李丽说。

  近年来,随着客流量持续攀升,西咸公交集团先后开通4个片区的“DD巴士”,实现沣西新城建成区全覆盖。截至今年8月,“DD巴士”服务群众出行144.6万人次。

  智慧小巴:自动驾驶更安心

  精致的交通不止体现在出行方式的增多,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群众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生活。2022年11月,沣西新城打造的自动驾驶小巴正式投入运营。

图片4

  自动驾驶小巴由沣西新城联合商汤科技共同开发,车身装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及超高清单目感知摄像头,实现车辆的360度感知,可以对各类路况变化做出智能决策。

  沣西新城城区沿路公交站牌上都设置了自动驾驶小巴线路和小程序二维码。市民只需要用手机一扫,完善基础信息,录入人脸后便可以预约乘车。

图片5

  “为更好地服务辖区企业员工,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我们提供从沣西文化公园地铁站向各园办的自动驾驶小巴免费接驳服务。”沣西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截至今年8月,沣西新城自动驾驶小巴总运营时长超过6700小时,总运营里程超9万公里,累计注册乘客超过7000人,4万余人次体验过充满科技感的便捷出行。

  如今,沣西新城已形成常规公交为主体动态公交和特色化线路为补充的公交体系,实现了区域内部全面覆盖,无缝衔接地铁1号、5号、16号线,居民出行享受更多选择、更多便利!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上海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引关注

  • 大学里的文创团队 让文物“活”起来 “火”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