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明起开始,陕西最新出行预警!这类消毒液不能带上高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 正文

明起开始,陕西最新出行预警!这类消毒液不能带上高铁!

来源:西安晚报2023-01-06 13:17

  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全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 跨区域出行限制全面取消,春运人口流动规模将快速恢复,群众出行需求旺盛。为此,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对我省春运期间交通形势作出预判,并发出安全出行提示。

  一、交通形势研判

  公路出行保持高位运行

  随着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日趋平缓,群众回家探亲过节意愿强烈,跨省自驾、客运出行、拼车包车出行需求旺盛,疫苗、药品等医疗物资和肉禽蛋奶、电商物流等生活物资以及能源、项目建设等生产物资运输繁忙,春节假期前后、元宵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的人流、物流、车流集中,公路出行将保持高位运行。

  群众出行需求逐步释放

  节前采购、亲友聚会、婚丧嫁娶、景区旅游、农村地区赶集、庙会出行增多,春运前期到春节假期前将逐步迎来出行高峰,春节后和元宵节期间,随着复工、开学将迎来两次返程高峰。其间我省连霍、包茂、京昆、福银、西安绕城等高速公路、各大城市周边道路,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周边,超市、商场周边车流量增加较多。

  交通安全面临较大风险

  随着群众出行需求逐步释放,城市、公路、农村地区、旅游景区等区域可能同时面临排队拥堵、风险防控、交通违法频发等诸多挑战,“三超一疲劳”、农村“两违”、酒驾醉驾等严重违法肇事风险增大。还有一些驾驶人开车接打电话、吸烟、带病驾驶、服药后驾驶,乘车人不规范使用安全带等行为都严重影响驾乘安全。

  雨雪冰雾恶劣天气多发

  据气象部门预测,春运期间西北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性较大。雨雪冰冻雾霾等恶劣天气将对出行带来不利影响,易造成路面结冰、能见度降低等交通安全隐患。

  二、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

  由于以下路段坡陡弯急、山大沟深,提请广大驾驶员朋友通过时减速慢行,谨慎驾驶。

  1.包茂高速安塞至靖边段、韦曲至柞水段。

  2.福银高速长武收费站至乾县服务区段、麻池河立交至陕鄂界段。

  3.青银高速绥德至吴堡段。

  三、安全出行提示

  1.驾车出行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切勿超员超速、疲劳驾驶,不随意占用应急车道,1年以内驾龄驾驶人禁止独自驾车上高速公路。

  2.假期将至,在与亲朋好友欢聚时,请您谨记:酒后驾驶害人害己害家庭,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幸福,请您酒后莫开车,开车莫饮酒。

  3.途经农村道路,遇急弯陡坡、长下坡、临水临崖路段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道路两侧情况,遇紧急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4.在冰雪路面驾车时,应注意起步缓加油,行驶稳油门,转向先减速,降挡控车速,缓打方向盘,减速靠引擎,刹车要轻踩,尽量少并线,增大跟车距,预留提前量,打滑不要慌,慢慢正方向。

  5.乘坐客车出行,要在客运站点乘坐合法客运车辆,乘车时务必系好安全带,不要乘坐站外拉客拼团“黑车”,坚决抵制乘坐超员客车,发现违法行为主动举报。

  6.在高速公路发生事故时,要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高速公路发生事故后,要在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立即拨打122报警。

  7.驾车时请勿吸烟、接打电话和做出其他影响驾驶安全的行为。

  8.遇到事故或道路变窄需要并线行驶时,不要抢行、穿插,请有序排队并交替依次通行,避免造成严重拥堵。

  春运回家,这类消毒液不能带上高铁!

  酒精消毒液、喷剂、喷雾

  是群众常用的消毒用品

  2023年春运即将开始

  返乡旅客乘坐高铁、动车、火车时

  这些含酒精的消毒用品能通过安检

  携带上车吗?

明起开始,陕西最新出行预警!这类消毒液不能带上高铁!

  太原铁路公安局太原南车站派出所

  安检大队大队长郭琳提示广大旅客

  根据国家铁路局、公安部发布的

  “关于公布《铁路旅客禁止、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的公告”

  第一条“禁止托运和随身携带的物品”

  第四款“易燃易爆物品”中

  明确将“酒精”列入禁止目录

明起开始,陕西最新出行预警!这类消毒液不能带上高铁!

明起开始,陕西最新出行预警!这类消毒液不能带上高铁!

  旅客在旅途中如有消毒需求

  可使用消毒湿巾、消毒棉片等替代

  需要注意的是

  消毒凝胶属于

  “含易燃成分的非自喷压力容器日用品”

  在安检中是“限制随身携带的物品”

  因此每位旅客限带1件

  而且单体容器容积不能超过100毫升

明起开始,陕西最新出行预警!这类消毒液不能带上高铁!

  综合:新华社、陕西公安交警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内超大直径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 重庆北碚: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