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了解“小米文化”来米脂小米博物馆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了解“小米文化”来米脂小米博物馆

来源:群众新闻网2022-11-25 12:39

  走进米脂小米博物馆,你会发现背景墙中各式各样的米字,是出自于各个时期的书法名家所书写的米字,字体包括形、草、隶、篆、楷。

  米脂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千年古县,是全国唯一因盛产优质小米而冠名的县区,更有着文化县、英雄县、美人县、小米之乡的美誉,境内种植小米,因此也产生了深厚的米文化。

  从米脂县武隋渠、麻土坪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碳化粟粒”以及贮藏粮食的窑穴,说明米脂谷子的种植,至少已有4000-5000年的历史。

  米脂县“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历来有“小米之乡”的美誉,被荣膺为中国“四大著名小米”。根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城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浙之如脂,故以名城”。

  米脂小米是米脂县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入选全国“一县一味”老物种,是国家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米脂小米,其颗粒圆大,色泽金黄,粘糯爽口,清香四溢。谷子作物适应性广,耐干旱脊薄,抗逆性强,比较稳产高产。该县谷子食用类型广,可以煮饭、吃糕、酿酒。

  地理优殊,沃壤宜粟。米脂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800~1100米,黄土层深厚,土壤易耕作,疏松软绵,通气透水性良好,有机质养分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四季分明,日照充沛,年平均气温8.5℃,年平均降雨量451.6毫米,无霜期162天,季度、昼夜温差较大,属中温带半干旱性气候区,是谷子的最佳适生地。

  米脂县立足小米生产的区位优势,突出全产业链条发展,建成万亩谷子生产示范片3个、千亩以上示范基地9个,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产量3.2万吨,产值7.2亿元,发布“米脂小米”县域公用品牌,注册企业品牌14个,建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培育加工销售龙头企业9家,建设米脂小米试验站和陕西省米脂小米研发中心,实施航天育种工程,开发小米产品8种,基本形成了“产、加、销、研”一体化产业格局。

  近年来,抢抓中省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政策机遇,成功创建米脂小米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力建设西北地区最大的小米小杂粮集散地,辐射带动榆林市南部六县、延安市北部县区以及吕梁片区的小米产业向米脂集聚,引领建成百万亩“北纬38度米脂小米适生种植基地带”。

  2018年4月,米脂小米入选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2019年米脂小米在第二届全国小米品鉴大会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和组委会评定为“功能营养小米”,同年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选入第四批全国名优特农产品名录;2021年,米脂小米被农业农村部评定为“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苏琳)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