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陕西:不懈奋斗,赓续红色血脉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陕西:不懈奋斗,赓续红色血脉

来源:陕西日报2022-09-09 14:15

  九月的陕北大地一片绿意。

  宽阔整洁的道路、修葺一新的房屋、发展兴盛的产业、村民们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如今的杨家沟村面貌已焕然一新。

  然而,红色依旧是这片土地上最亮的底色。

  “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不仅为榆林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陕西如何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提出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深挖当地红色资源所承载的革命历史、英雄事迹、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大力弘扬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保用并重盘活红色资源

  1947年底,在杨家沟这个陕北小村庄里,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战斗生活了4个多月,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和西北战场,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吹响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进军号角。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家沟革命旧址。在杨家沟革命旧址,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等,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他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牢记在心,我们也更有责任把这里的红色文化传递给更多人。”回想起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来的场景,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副馆长刘翠霞内心依然激动。

  殷切嘱托,言犹在耳。对现有旧居展陈进行改造升级、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讲解员队伍、组建现场教学队伍……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对红色资源的深入挖掘,是全省各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奋斗实践的一个缩影。

  陕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22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0703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76家革命纪念馆,让这片红色热土成为全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全省各地持续做好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推进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周边环境整治、革命文物保护修复等工作,以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为核心理念,使红色革命精神得到传承。

  在延安,持续推进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建设如火如荼。当地先后完成宝塔山、杨家岭、枣园、鲁艺等旧址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发展空间。同时,延安还利用桥儿沟、清凉山等旧址窑洞,打造文物活化利用体验式教学基地。

  2021年10月21日,陕西首个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站在延安挂牌,“我们将努力保护好见证革命历史的每件革命文物,让革命文物成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活教材,让革命历史成为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和笃行奋进的营养剂。”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茆梅芳说。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现在的杨家沟,是党员干部和群众寻找初心和使命的生动课堂。”9月2日,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馆长常天民告诉记者。

  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榆林,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的重要阵地。

  绥德师范有项传统,每到开学季,所有新生都要接受3天的入学教育,特别是在参观校史馆时,悠久光辉的学校历史,会给青年学子上一堂印象深刻的“第一课”。“我为自己能在这里学习深造而感到自豪。我将努力践行奋斗精神,用实际行动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用奋斗书写无悔青春。”该校免费师范生娟子说。

  红色精神,代代相承。近年来,我省各地充分挖掘利用当地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创新传播形式和载体,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作为陕西最早的党团组织诞生地之一,渭南留下了丰厚的革命文物和历史遗存。依托红色资源,渭南开展了创新剧场党课、红色故事巡回宣讲、红色文艺精品故事展演等多种活动,着力将“家门口”的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教育“活教材”,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充分利用好这笔宝贵精神财富,我省还通过专题报告会、党史故事分享会、小小讲解员讲革命故事、党史主题诵读赛等形式,深入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在学生心中种下爱党、爱国的种子,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

  6月10日,晨光中的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广场涌动着红色热潮。橙红色的火焰燃起,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圣火采集成功,点燃了人们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的热情。

  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进入新时代,红色故事的讲述也有了全新表达。近年来,全省各地不断创新红色教育形式,实施红色精品展示工程,通过更多可视化、互动化、沉浸式的传播方式呈现红色文化,让红色故事的讲述更加“走心”。

  杨家岭曾经是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党中央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及党的七大。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去年3月,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探索开展了线上瞻仰延安学习活动。“我们不断在深挖文化内涵、历史与现实结合以及创新宣教形式上下功夫,线上瞻仰延安学习活动就是一大创新。”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张雪冬说。

  近年来,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借助新的传播平台,深入挖掘革命旧址红色文化资源,创办了“杨家岭青年”微信公众号,推出“红故事大家讲”品牌栏目,让更多人感受当年中共七大的辉煌。

  红色文化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从创作文艺作品到开通网络直播,再到推出云端数字展览等,我省各地结合不同人群年龄和特点,推动红色教育更加鲜活生动。不断创新的红色故事讲述形式,把红色火种播撒在了三秦儿女的心中。

  延安革命纪念馆推出系列云端数字展览《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等,让红色文化更加生动易懂;省文物局联合省委党史研究室推出“红旗漫卷——陕西革命旧址云上展”,运用VR等技术手段,让红色故事从线下走上云端,走入生活。

  回望来时路,方能行更远。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三秦儿女牢记心间。步入新时代,全省上下将始终坚持传承红色文化,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文化在陕西这片红色热土上迸发出新的活力。

  记者 周明 张乐佳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