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生态治水,让西安高新区“面子靓”“里子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生态治水,让西安高新区“面子靓”“里子美”

来源:光明网2022-07-26 12:17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西安高新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治、保、引、用、管”的总体思路,全面打响碧水保卫战。

  2022年是西安高新区“四个高新”建设的提速年,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西安高新区把绿色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2021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全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黑臭水体治理成效进一步巩固,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秦岭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障,碧水蓝天白云逐步成为高新人“稳稳的幸福”。

都市之门1

  找准发力点,激发区域生态活力

  今年3月,西安高新区推出“一半绿一半城”生态高新“六进六提升”系列活动,让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进园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以更多创新的宣传形式,激发和提高广大市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

  近日,西安高新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六进”活动永阳公园专场成功举办。活动现场,西安高新区生态委办公室主任、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局长张波向广大市民发出携手共建亲水园区,齐心助力幸福高新的倡议。

  解决薄弱点,深挖生态改善潜力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因地制宜整治水环境,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程,通过截污减排治污水、“一河一策”保清水、河湖连通引活水、河长湖长管住水等方式,全面提升区内河湖水质,水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自2019年起,西安高新区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采用接户、纳管、联村建站或就近接入市政管网等方式处理群众排放的生活污水,并定期对已治理的黑臭水体点位进行巡查。

生态治水,让西安高新区“面子靓”“里子美”

秦渡街道秦南村污水处理站

  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区已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站14个,污水收集管网约289公里,完成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43个,受益人口约11.6万人。

  下一步,西安高新区还将把人查、技查结合起来,发挥网格员和各种排查力量优势,对容易产生黑臭水体的区域和易反弹的已完成治理点位加强巡查管控。

  夯实落脚点,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西安高新区坚持把城市景观与河湖景观结合起来,把雨洪调蓄、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与人文景观、现代生活相连接。以规模性的公园结合湖泊、河流等水系形成蓝绿空间,进一步沿河沿绿发展。梁家滩运动公园则通过将空间与功能、城市与自然有机统筹,构成林水环绕、河谷贯通、公园渗透、绿道串联的生态网络,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美丽画卷。

77d42693eb844d9e76761f711ee66e0

永阳公园

  永阳公园,是近年来西安高新区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缩影。为了提高园内湖水的自净化能力,永阳公园湖内种植了千屈菜、睡莲、香蒲、荷花、黄菖蒲等植物,有效降低了水体中的氮、磷元素,达到抑制藻类繁殖的作用,使水体清洁度得到了改善。近3年来,湖里鸭子、天鹅等水鸟显著增多,有时候还能看见白鹭。湖水水质常年保持在Ⅳ类,冬季基本能达到Ⅲ类。

  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区在整治水环境、公园建设、河道绿化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据西安高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刘清朝介绍,下一步,西安高新区将继续大力推进亲水公园的管理提升工作,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监督,真正让“水连起来、活起来、清起来”。(文/图 徐皓 刘筱筱)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准格尔旗:盐碱地变生态观光园

  • 重庆黔江:小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秋景如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