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高温来袭 做好健康防护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高温来袭 做好健康防护

来源:陕西日报2022-07-06 10:58

  7月4日,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主任武彦芳正在问诊。

  核心提示

  遇到高温天气,人一旦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高烧持续不下的要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液体复苏治疗

  夏季高温天气,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尽可能减少外出

  夏季饮食宜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

  如果人从温度较高的环境突然进入温度较低的环境,以及洗澡水温度过低,都会引起血管异常收缩,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连日来,陕西开启“高温模式”。高温炙烤下,一些夏季常见病也“接踵而至”。医生提醒,炎炎夏日,市民群众要加强防暑,清淡饮食,保持良好睡眠质量,注意劳逸调节,预防中暑、胃肠炎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别让中暑“盯”上你

  7月1日,西安医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李婉晴正在忙着各项就业准备工作。当天最高气温接近40摄氏度,阳光十分强烈,她一直在室外忙碌。下午3点,她出现头晕、胸闷、喘不上气等症状。李婉晴迅速回到阴凉、通风的室内休息,并饮用了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饮品,一段时间过后,症状缓解。

  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医师周朝霞告诉记者,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能会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中暑表现为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包括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按严重程度依次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3种。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死亡率高达60%。

  “温度越高、湿度越大也就越容易发生中暑。此外,中暑与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暴晒时间、体质强弱及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如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暴晒太久、室内温度过高、闷热都可能引起中暑。”周朝霞说。

  遇到高温天气,人一旦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如果高温下出现有人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者抬放至通风阴凉处,用凉水降低昏迷者的体温,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高烧持续不下的要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千万不可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周朝霞提醒,夏季高温天气,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尽可能减少外出。若要外出,这类人群应做好遮阳工作,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夏季饮食宜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

  注意饮食健康

  “夏天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近日,因为此类疾病前来就诊的患者比以往多了一倍。”7月4日,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主任武彦芳告诉记者。

  “急性胃肠炎多与不洁饮食有关。”武彦芳说。近日,武彦芳接诊了一对患者夫妇,夫妻两人因吃了冰箱中存放已久的荔枝,当晚就出现了腹痛、腹泻等症状。“当时我们没当回事,以为是吃得太凉了,第二天身体就会恢复正常。”患者王女士告诉医生,第二天病情不但没有减轻,丈夫还有了低烧症状,于是夫妻两人立马赶往医院。

  “经诊断,他们患有急性胃肠炎。好在经过紧急对症处理,他们很快就康复了。”武彦芳说。武彦芳提醒患者,要关注食品安全,冰箱不是“保险箱”,冰箱里的细菌也会污染食物,要尽量选择新鲜食物,避免隔夜餐食。此外,高温天气下,脾胃功能变弱,一些人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作息混乱。这些不良饮食习惯都可能诱发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最主要的表现是呕吐和腹泻、腹痛,严重者可能出现发热、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症状,甚至有生命危险。“对于平时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出现这些症状,首先考虑是急性胃肠炎。但是还有很多疾病也会出现这些症状,因此患者一定要紧急前往医院,接受医生的专业治疗。”武彦芳说。

  做好防病养生

  高温天气对体弱老年人的影响尤为明显。西安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乔黎焱介绍,近期,病人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中医自古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老年人在夏季应避免过多地进食寒凉食物,如冷饮等,以免损伤阳气。”乔黎焱说,夏季天气炎热,老年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每天要多吃黄瓜、丝瓜、冬瓜、西瓜、苦瓜等果蔬。这些食物中的水分含量高,有降低血压以及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老年人还应该多吃一些香蕉、桃子、草莓等水果,这些食物中的钾元素含量非常丰富,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还能够稳定血压,起到维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除此以外,在饮食中应该适当补充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瘦肉、鱼、虾,达到增强心肌功能的效果。

  老年人在夏季要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每天晚上11点之前入睡,早上5点半到6点半起床,在中午的时候适当午睡1小时。

  对于老年人的夏天锻炼,乔黎焱主任认为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体内的电解质会随着汗液一起排泄,很容易引起人体电解质紊乱。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盐开水或绿豆汤,还可以适当喝一些黑茶、乌龙茶以及淡绿茶,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一次性大量饮水的行为,会对心脏和大脑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还会冲淡消化液,使得消化系统受到影响。

  “夏季,对于已经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一定要注意心脏的养护。由于夏季室外温度较高,很多人会将空调温度设置得非常低,或者喜欢洗冷水澡。如果人从温度较高的环境突然进入温度较低的环境,或者洗澡水温度过低,都会引起血管异常收缩,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健康有较大危害。”乔黎焱强调。(记者张家祯文/图)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