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安高新区发布人才新政 3年内将引进1.2万名创新人才助力秦创原建设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西安高新区发布人才新政 3年内将引进1.2万名创新人才助力秦创原建设

来源:央广网2022-05-25 15:27

  央广网西安5月24日消息 5月24日,西安高新区召开秦创原人才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新闻发布会,宣布最高补贴1亿元,用3年时间引进12000名硬科技创新人才,全区从业人员总量突破100万名。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组织人事部部长顾海文出席发布会。

西安高新区发布人才新政 3年内将引进1.2万名创新人才助力秦创原建设

西安高新区发布人才新政(央广网发 西安高新区 供图)

  会上,西安高新区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秦创原人才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四个高新”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促进秦创原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同时发布“百万年薪求贤令”,旨在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科技、金融、市场有效衔接,全力打造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生态高质构建、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的秦创原科创人才高地。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 面向全球实施“百万人才计划”

  截至2021年底,西安高新区已聚集国家和省、市级高层次人才360余名,从业人员总量突破80万人,其中本科以上超过30万人,硕博人才超过7万人,海外人才约7000人,各类人才的竞相聚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根据新发布的《意见》,西安高新区将面向全球实施“百万人才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支持用人单位,在光电子、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领域,分层次引进12000名硬科技创新人才,从业人员总量突破100万名,集聚各类人才载体超过5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00家。

  为实现这一目标,西安高新区将提供强有力的政策、资金支持。如在顶尖人才招引方面,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支持,同时以创建市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争取人才优先购房等试点政策;在紧缺人才招引方面,定期发布“百万年薪求贤令”、博士后招才引智榜单等人才需求目录,实行靶向引才、精准引才;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采取“揭榜挂帅”制,每年遴选20个破解“卡脖子”技术的科研团队,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将实施“青年英才计划”,给予每个项目最高10万元支持,同时进一步提升硕博人才租房补贴;鼓励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以上的人才项目落户,给予最高50万元支持;支持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并给予设站奖励,进站博士后可享受生活补贴;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申报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经费支持;探索设立人才发展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等激励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九大举措强力支持 打造秦创原科创人才高地

  据介绍,为了持续加大创新人才招引,加快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西安高新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促进秦创原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为人才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加大顶尖人才招引力度。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院士等全球顶尖人才来高新区创新创业的,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支持和200万元购房补贴,特别重大的“一事一议”。

  支持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来高新区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5年内可享受最高200万元人才津贴。经评审的人才项目,5年内对前三次私募股权融资给予最高200万元/次的项目支持。

  鼓励海外人才创业。经高新区认定并评为优秀在孵企业的海外人才创业企业,可享受8万元一次性认定奖励,以及3年内每年最高15万元经营场所房租补贴。

  促进青年人才项目落地。鼓励国家、省级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落地,给予最高50万元创业支持。实施“青年英才计划”,给予最高10万元支持。支持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最高30万元设站奖励,入站博士后可享受每年最高10万元生活补贴。

  强化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在西安市无自有住房的高层次人才,5年内可入住人才公寓并享受最高60%房租减免;自行租住的,3年内可享受最高6500元/月租房补贴。

  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硕博士应届毕业生,3年内分别可享受每年18000元、6000元租房补贴。求职创业的市外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可短期入住“青年人才驿站”并享受50%房租减免。

  保障人才子女就学。经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其子女可在高新区公办学校或国际学校就读。经认定的硬科技创新人才,其子女可选择或优先安排高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

  支持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发布“百万年薪求贤令”,鼓励区内企业招引100万元以上年薪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研发人才,5年内按其个人收入对地方经济贡献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

  提升人才服务市场化水平。推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效升级,3年内给予入驻机构最高每年20万元房租补贴,不断完善市场化人才服务体系。

  5家企业提供100个岗位 首份“百万年薪求贤令”发布

  本次发布的“百万年薪求贤令”,共有华为、中兴、OPPO、眼得乐、乐析等5家企业,提供100个岗位需求,主要以消费者终端工程师、医疗数据专家、算法工程师等岗位为主,不乏顶尖科学家、资深专家、营销副总裁等高级研发管理岗位,基本涵盖了光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区主导产业领域。

  “本次发布的岗位数量多、层次高、待遇优,在业界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同时企业的人才发展平台完善,员工晋升机制健全,可以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西安高新区组织人事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来西安高新区创新创业的百万年薪人才,除享受人才津贴外,还将享受政策咨询、人才认定、职称评审等“一站式”公共服务,以及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健康等“一揽子”生活服务,真正让广大人才创新创业在高新,安居乐业在高新。

  作为西安高新区本轮人才新政的重要内容,百万年薪求贤令是为了进一步支持企业引进高端人才,给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而制定。未来,西安高新区还将继续围绕主导产业,开展重点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定期发布人才榜单,精准引进各类紧缺人才,为秦创原和“四个高新”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西安高新区供稿)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