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安高新区5家博物馆“组团”进校园进乡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西安高新区5家博物馆“组团”进校园进乡村

来源:央广网2022-05-19 11:40

       央广网西安5月19日消息 今年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西安高新区宣传文旅局组织区内5家博物馆,先后走进西安高新区第二十七小学和上滩村,让学生和当地群众跨越时空隧道、穿过历史门槛、感受文化魅力。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位于西安高新区九峰镇的起良村,完整保留了蔡伦造纸工艺,是闻名遐迩的古法造纸故里,建在起良村的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被誉为研究蔡伦造纸术的“活化石”。当天,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不仅带来了古法造纸的原料和纸张,还在高新区第二十七小学现场演示古法造纸术的生产工艺,看得学生们目瞪口呆。

西安高新区5家博物馆“组团”进校园进乡村

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古法造纸术(央广网发 西安高新区 供图)

       “我们的祖先真的太聪明了!”一名观看演示的小学生不禁喊出来,他告诉身边的小朋友:“一千多年前,他们就能让那些楮树皮(古法造纸的原料)像变戏法一样,变成了我们写字用的纸,真的是太神奇了。”

西安高新区5家博物馆“组团”进校园进乡村

市民参与体验(央广网发 西安高新区 供图)

       在西安云之翼国防航空博物馆展区,各种类型的火炮、战斗机模型、人造卫星模型、真实飞机零部件、摩斯密码无线电报机等军事及航空展品深受大家喜欢。在西安高新区第二十七小学展出时,孩子们亲自体验了拆除定时炸弹、使用摩斯密码无线电报机发送求救信息;在上滩村展出时,一帮老军迷争先体验肩扛式炮弹,并瞄准空中飞行的无人机模拟射击……

       来自西安高新区第二十七小学二年级的一名小学生说:“这些东西太酷了,我太喜欢了,我以后要当一名飞机设计师,为我们的国家设计出更加优秀、更加出色的飞机。”一名年近七十的上滩村老人说:“我是个军迷,平时会在手机上看视频、照片,今天是第一次见到真的火炮,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去博物馆再多看看,多体验体验。”

西安高新区5家博物馆“组团”进校园进乡村

美术作品展示(央广网发 西安高新区 供图)

       与上述两个博物馆不同,西安锦业美术博物馆只有静态展示的美术作品,没有设置可以互动的体验活动,但人气并没有因此减少。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把围在周围的学生:“大家现在就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认真学、认真练,然后画你们喜欢画的东西、画你们想象中的东西,欢迎你们以后到我们博物馆办画展,好不好?”学生们大声回答“好”;在如画的上滩村,西安锦业美术博物馆展出的画作,与不远处的秦岭和三三两两的参观者,又构成了一幅新的画作,弥漫着浓浓的艺术文化气息。

       另外,陕西体育博物馆和西安市大唐青铜镜博物馆,也用他们的展品为大家呈现了不一样的历史文化世界,让大家在参观中对体育和青铜镜起源、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西安高新区第二十七小学校长付京华表示,希望我们的孩子和家长,将来更多走进博物馆,了解各个文物的前世今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博物致知,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不一样的博物馆之力量。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西安高新区以此为契机,举办博物馆进校园、进乡村活动,旨在让博物馆走进现代生活,让更多社会公众关注博物馆、参与博物馆、融入博物馆,全面展现博物馆的蓬勃力量,同时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为“四个高新”建设凝聚更多精神力量。(西安高新区 供稿)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多种活动迎接世界环境日

  • 印度列车脱轨相撞事故现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6月4日清晨,万众期待中,一顶红白相间的大伞如约绽放,守护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圆梦乘组”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平安“回家”。
2023-06-05 04:05
现代科技发展使人类交往实践日渐复杂,也使主体活动后果的深远性愈益凸现。
2023-06-05 05: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023-06-05 04:15
提起元宇宙,大家最直观的感知,或许还是一个只能在视觉上模拟真实世界的VR眼镜。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古老的东方手工技艺“折纸”,率先实现了从虚拟到真实的关键突破。
2023-06-05 04:05
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
2023-06-05 04:0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返回、健康出舱,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06-05 04:05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