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陕西此地紧急寻人!老年人注意,西安疾控专家最新提醒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 正文

陕西此地紧急寻人!老年人注意,西安疾控专家最新提醒

来源:华商报2022-05-11 13:31

  陕西咸阳旬邑

  寻找次密切接触者

  5月7日,旬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称,2022年5月5日,接咸阳市秦都区协查函通知,旬邑县有1名B类密切接触者张某某,经县流调专班流调追踪,现将张某某部分活动轨迹公告如下:

  4月27日19:00,张某某从野鸡红乘坐私家车(陕DI5287)返回家中,同乘人员为职田镇昌盛堡村的一名青年男性;

  5月1日13:30-14:00,张某某从职田镇街道乘坐班车前往旬邑县城;

  5月2日17:50-18:30,张某某从旬邑县东桥乘坐班车返回职田镇街道。

  请同时段乘坐以上车辆人员看到公告后,立即向所在镇、村(小区)或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主动配合接受核酸检测及其他防控措施。

  请广大群众关注官方权威发布,主动提供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请立即到旬邑县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如实告知个人活动史等,就医时须全程佩戴口罩,不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避免与他人接触。

  旬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电话:

  029-34613034

  当前,国内多地出现新冠本土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西安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专家侯铁军提醒,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因为它具有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的特点,以及疫苗接种覆盖率的提高,无症状感染者会越来越多。如果无症状感染者回到家中,势必给家里的老人带来感染风险。

  目前国家的疫苗接种策略是按照高风险人群、重点人群,最后逐步过渡到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然是现阶段有效的防护手段,尤其是加快推进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只有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提升起来,我们才能真正为疫情防控赢得主动、赢得时间。”侯铁军说。

  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老年人

  新冠发病率与死亡率

  根据全国其他地区和省份的疫情来看,老年人接种疫苗与否,其死亡率和住院率相差很大,尤其是病死率相差可达十倍以上。如果老年人没有全程接种疫苗,或者接种加强针,这样的人群会导致整体发病有所上升。所以专家建议,如果老年人没有疫苗绝对的禁忌症,应尽早主动接种新冠疫苗。

  现代社会交通更加便利、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任何地方都不是一个与病毒隔绝的地方。侯铁军说,“当前部分地区输入的变异病毒传染性很强,且一些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还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老年人即使在家中不出门,或者居住在农村偏远地区,依然有可能感染病毒。尤其是如果家里其他人在外工作、学习,与其他人接触机会较多,就有可能把病毒带回家,造成老年人感染。”因此,为避免给老年人带来生命威胁,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老年人也要尽快做到“应接尽接”,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老年人接种加强针也非常有必要。根据对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有效性、免疫持久性等研究结果,现阶段我国针对使用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完成基础免疫后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推荐接种1剂加强免疫,并已在全国开始实施。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完成疫苗基础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和保护效果比18至59岁人群相对较低,而一旦感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也较高。所以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接种,且完成基础免疫接种6个月后也应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以期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已经有研究显示,老年人接种加强免疫针后,对于新冠病毒感染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可降低90%以上。

  “同源”“序贯”两种加强方式

  都能有效预防病毒

  那么老年人应选择同源加强免疫,还是序贯加强免疫呢?对此,侯铁军说,同源加强针接种,即用原来基础免疫所用技术路线相同的疫苗完成加强接种,简单说就是以前用灭活疫苗就继续用灭活疫苗进行第三针加强。序贯免疫加强接种,即用与原来基础免疫所用疫苗技术路线不同的疫苗完成加强接种。“比如说灭活疫苗以后我们用腺病毒疫苗加强,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门诊的疫苗情况、受种者的具体实际状况,和预检大夫的实际建议来选择加强免疫剂次。但两种加强方式都能有效预防病毒,我们也呼吁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朋友,尽快接种疫苗。”

  有部分老年人群误以为年龄大,接种疫苗更容易有反应。但事实证明,老年人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率远远低于年轻人。因为老年人的免疫系统敏感性与年轻人相比相对较低,更不易有反应。目前境外接种疫苗年龄最大的为106岁,我国为109岁。我国已经接种30多亿剂次,结果证明高龄老人接种疫苗是非常安全的。

陕西此地紧急寻人!老年人注意,西安疾控专家最新提醒

陕西此地紧急寻人!老年人注意,西安疾控专家最新提醒

  针对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群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应注意什么?

  第一,老年人接种的时候,如果有基础性疾病,建议在平稳期进行接种,如果拿不准,建议咨询接种医生或者临床医生,评估是否能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第二,提前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流程和相关知识,提前预约,避免老年人在现场过多等待,引起疲劳、紧张。在接种过程中,建议老年人由家属陪伴,防止出现意外、摔倒等情况。

  最后,老年人在现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之后需留观30分钟。如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之后出现不适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建议尽快就医,如果怀疑和新冠病毒疫苗有关系,也要尽快报告。

  碑林区呼吁:老年人别再犹豫

  慢性病也可接种新冠疫苗

  碑林区疫情指挥部发出《致全区60岁以上老年朋友的一封信》,再次呼吁全区6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信中说,目前全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出现使疫情传播更加隐蔽、更加迅速,多地发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

  由于60岁及以上人群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低、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相对高于其余年龄段人群。同时60岁及以上人群因为基础疾病较多,感染新冠病毒后,风险远高于年轻人。您可能觉得自己不常出门,无需接种,但仍有外出人员返乡带来的潜在风险,感染的风险并不能百分百排除。

  或许您正在为自己年龄大了,患了部分基础疾病而犹豫,事实上慢性病人群也不是禁忌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老年慢性病人群也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目前我国已完成33亿多剂次的新冠疫苗接种,实践证明新冠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老年人群可放心接种。

  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坚决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碑林区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鼓励老年人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目前,碑林区各社区卫生院均设有接种点,接种时请携带好身份证件,主动向医生说明健康状况和近期服用的药物信息,并根据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为此呼吁:全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立即行动起来,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以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共同提高健康水平,全力守护美好家园。

  今日起未来7天

  阎良区新冠疫苗接种已全天安排

  阎良区疫情指挥部呼吁,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手段,请符合条件的未接种第一针或第二针疫苗的人群,60岁及以上无禁忌症、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接种第二针疫苗已满半年,需加强免疫的人群,尽快就近、就便前往接种门诊接种新冠疫苗。

  特别提醒一下,老人接种,全家安心,阎良区还有部分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未接种疫苗,请尽快完成接种。

陕西此地紧急寻人!老年人注意,西安疾控专家最新提醒

  接种疫苗之后,仍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需要48小时后方可进行核酸检测,避免体内有未降解的新冠病毒疫苗株核酸片段,可能导致检测阳性结果。此外,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与其他疫苗接种需间隔14天以上;3-11岁人群接种时需家长全程陪同。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李琳、西安发布、旬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1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青海发现秦代石刻 定名“尕日塘秦刻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