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陕西渭南打造精品线路 提升公交服务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陕西渭南打造精品线路 提升公交服务

来源:陕西日报2022-05-05 11:25

  “你好,欢迎乘车!”

  伴随着热情的招呼声,乘客有序登上渭南5路“巾帼示范线路”公交车。驾驶员郝丹丹穿着干净整洁的“公交蓝”制服,微笑着向每一位乘客致意。

  一个上午下来,这句问候,她数不清自己说了多少次。虽然口干舌燥,但她一点也不觉得辛苦。“每一次打招呼,都能换来乘客同样的问候。这种互动让车厢变得温暖,哪怕大家都戴着口罩,眼角的笑意也能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郝丹丹说。

  公交车是一个城市的流动窗口,文明公交串起了一个城市的亮丽风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渭南交通运输系统紧抓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以“城市公交服务形象大提升”为抓手,以人为基础、车为载体、线为节点、站为枢纽,把“为民”公交开进群众心坎里。

  精品线路 精益求精

  郝丹丹所在的渭南5路“巾帼示范线路”,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所有的驾驶员都是女性。“女性不仅工作细致,而且有亲和力。”郝丹丹认为。通体的红色车身、女驾驶员的别样风采,成为渭南市民心中的一抹“暖心红”。

  郝丹丹热情地向乘客打招呼。记者 李妮摄

  郝丹丹记得,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每天都乘坐5路公交车去买菜。她看到老奶奶腿脚不便,便主动扶她上车。老人下车时,郝丹丹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不要着急,等车停好再起来。”此后,只要坐她的车,老奶奶都会热情地跟她打招呼,总是给她塞点水果什么的。

  一次次耐心细致的服务,换来的是乘客的将心比心。老人问郝丹丹:“女子,你叫啥名字?”

  郝丹丹笑着回答:“我的名字叫‘5路司机’。”

  5路“巾帼示范线路”是去年渭南公交改革以来设立的6条精品线路之一。除此之外,渭南公交还有1路“青年文明号”、18路“市级退役军人先锋岗”、3路“工人先锋号”、4路“红色主题专线”、16路“创雷锋示范线路”。

  今年46岁的退伍老兵张武全是18路“市级退役军人先锋岗”的一位驾驶员。每周一上午,这条线路的驾驶员都要升国旗、晨跑、进行队列训练、打军体拳,重温军旅岁月。

  “组织性、纪律性、服从性强,是我们退役军人的特点。”张武全说,“军绿色的车体是我们的形象,注重细节是我们的坚持——我们严格执行靠站距离站台30厘米、与乘客打招呼手与肩齐等一系列规定。”

  这并不是形式主义,靠站停车距离站台30厘米,为的是老年人上下车方便,不会一脚踩空,也能避免乘客上下车时电动车、自行车从公交车门前驶过造成的危险。打招呼手与肩齐,既代表对乘客的尊重,也彰显了渭南公交司机的精神面貌。

  “退役不褪色,换岗不换心”是18路“市级退役军人先锋岗”驾驶员的口号。“市级退役军人先锋岗”驾驶员都是退役军人,他们均已通过岗前服务培训和急救常识学习,同时驾驶员们还自发开展应急抢险技能的训练和安全培训,确保面对特殊情况时能够做到快速反应、迅速应对。

  用心用情 为民服务

  2021年11月18日,在渭南滨河大道与朝阳大街十字路口,18路公交车驾驶员刘值在上班期间遇到一辆面包车自燃。情况紧急,他立即靠边停车,拿起车内灭火器,下车参与灭火救援行动。在火势得到控制后,刘值默默回到驾驶室,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刘值是退役军人的缩影,也是渭南公交人的缩影。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渭南交通运输系统拾金不昧、尊老爱幼、救人救火等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疫情防控期间,“市级退役军人先锋岗”从驾驶员到调度员全体出动奔赴战疫一线,有的在渭南西站协助进行乘客分流工作,有的下沉社区服务群众。“在大疫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怕苦、不怕累,这就是我们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张武全说。18路公交车体背后印刷的“若有战,召必回”6个大字是对“市级退役军人先锋岗”的最佳诠释。

  为深度回应群众期盼,渭南公交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工作方向,多措并举推出一系列为民服务举措——

  开通了6条夜间免费公交专线,设立了“每月1日免费公交日”,特色精品示范线路节日免费,对全市9条线路进行优化调整,提高通行效率,方便市民乘车;

  加快公交智能建设,在公交车厢开通了美团乘车码、微信、支付宝等智能支付方式,在主要站点安装了公交智能电子站牌20个,还在91辆公交车厢安装了智能导乘屏;

  开展绿色出行低碳积分工作,鼓励和倡导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开展电池更换专项工作,以提高车辆运行性能,确保市民出行顺畅。

  厚植“基本功” 彰显治理效能

  渭南公交为民办实事诸多举措的背后,是体制机制的保障。近两年,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十分重视公交从业人员培训,不仅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对驾驶员的礼仪、驾驶技术等业务进行提升,每季度还开展一次紧急情况演练。

  为了不断激发驾驶员的积极性,渭南公交还建立了“功德银行”“红黑榜”等奖惩机制,激励干部职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勤快严实精细廉”的要求,全面对标对表,全力以赴完成各项目标。

  如今,渭南城市公交服务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加入渭南公交,这给渭南公交带来了新的活力。

  于凡是加入渭南公交队伍的一名90后,同时也是一名“公交二代”。于凡的父亲在渭南公交工作了20余年,在这期间未出过一次事故,积累下来的荣誉证书装满了整整一大箱子。

  “小时候看着父亲,能够深刻感受到公交人的辛苦。父亲在夏天开车时汗水总是湿透衣裳,到了冬天手脸冻得通红,早出晚归更是家常便饭。”于凡说,“作为渭南公交的一名宣传人员,我想把公交人的精神宣传出去。”

  把平凡的事情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凡。“我们将继续优化现有线路,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触角,全面推行公共交通智慧出行服务,实现公交出行‘一掌通、一码行’,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渭南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江龙说。(记者 李妮 梁少飞)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多种活动迎接世界环境日

  • 印度列车脱轨相撞事故现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6月4日清晨,万众期待中,一顶红白相间的大伞如约绽放,守护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圆梦乘组”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平安“回家”。
2023-06-05 04:05
现代科技发展使人类交往实践日渐复杂,也使主体活动后果的深远性愈益凸现。
2023-06-05 05: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023-06-05 04:15
提起元宇宙,大家最直观的感知,或许还是一个只能在视觉上模拟真实世界的VR眼镜。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古老的东方手工技艺“折纸”,率先实现了从虚拟到真实的关键突破。
2023-06-05 04:05
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
2023-06-05 04:0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返回、健康出舱,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06-05 04:05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