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安高新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西安高新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来源:光明网2022-03-31 18:47

  2022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在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考验中,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

  1至2月份,西安高新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83.18亿元、同比增长35.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同比增长10.7%,以一季度“开门红”为陕西省多做贡献、做强支撑。

  稳打稳扎 以最小代价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西安高新区持续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水平,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防控机制,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最小代价扑灭局部疫情,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和市民生活的影响,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在一系列有效举措的保障下,三星半导体、美光半导体、杨森制药、三星环新动力电池、比亚迪汽车等连续生产企业和重点保障类企业逆势突围,为高新区经济稳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稳字当头 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

  西安高新区始终把抓企业防疫、保企业生产作为重中之重,从保障重点企业“生产线”、筑牢企业生产“安全线”、畅通供应物流“运输线”、打通员工返岗“通行线”四个方面着手全力保障企业不停工不停产。

  据统计,在疫情防控期间,西安高新区为三星、比亚迪、中兴终端、法士特等区内重点企业累计发放人员通行证306份、非货运车辆通行证100份、货运车辆通行证162份,累计批复63家(次)单位复工(复产)申请,保障8042名企业员工返岗,有力保障了企业人员通行和物流便捷,维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同时,针对区内各企业员工的安全通勤、厂区的安全生产、产品及原料的安全运输等问题,西安高新区制定通过“点对点”通勤管理办法,指导企业员工统一乘坐指定通勤车辆往返专用酒店、工作地,实现人员固定工作场所、专用车辆接运、专用酒店入住、专点物资配备的四个“全封闭式”闭环管理,据统计,累计保障63家次企业、8042名企业员工顺利返岗。

  在春节前夕,西安高新区394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实现复工复产。其中,产值规模5亿元以上的50家企业中,有49家企业恢复运营,人员到岗率达90%,整体产能利用率达到99.8%;在6家百亿量级企业中,三星半导体、比亚迪汽车、比亚迪电子、法士特、中兴终端产能均达到饱和,为疫下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托底”作用。

  在春节期间,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等区域内28个在建项目不停工,随处可见高高的塔吊来回转动吊运建筑物料,各类机械、车辆发出轰鸣声进行施工作业,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和口罩各自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这些在建项目对于西安高新区完善产业布局、带动群众就业、优化区域配套环境以及加快 “四个高新” 建设均有积极的助推作用。

  稳步前进 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在疫情形势逐渐平稳后,西安高新区及时研究出台“复工复产六条”“复工复产十条”等政策,还有“一企一案”“双检双防”“三专服务”“惠企措施”等措施,争分夺秒推进全区各类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西安高新区人社局依据《西安高新区关于支持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鼓励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在春节前夕完成了首批2800家企业稳岗返还资金拨付工作,共计2272.44万元,其中拨付资金额度最高的企业744.16万元,及时为企业送上了支持、传递了信心。

  在2022年前两个月,比亚迪在西安高新区的汽车产值不仅没有因为疫情而有所下降,反而同比大幅增长321%,达111亿元。西安中兴通讯终端有限公司正式复工复产后,1月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中兴终端完成了超过20亿元的产值,同比增长25%。

  稳中求进 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西安高新区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对冲疫情影响的关键抓手,聚焦“做大增量、以丰补欠”,千方百计谋项目、落项目,全力提速在建项目、转化储备项目,努力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四个高新”战略,按照“战略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科学化”的原则,今年在建项目440个,年度计划投资1800亿,同比增长30%以上。

  同时,西安高新区把工业项目技改扩能、新增产能作为主攻方向,对全区工业项目进行再梳理、再挖潜,引进了西电集团智慧产业园、比亚迪动力电池、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3个百亿级项目,举全区之力做好服务保障。今年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31个、总投资763亿元,年计划投资255亿元。

  3月1日至4日,西安高新区还举办了全区重点项目观摩活动,紧紧围绕省上重点项目观摩“看项目、比质量、找差距、促发展”要求,扎实开展比体量赛占比、比质量赛效益、比招引赛成绩、比落地赛进度、比保障赛服务、比作风赛实绩“六比六赛”活动,营造比学赶超、大干快上的项目竞赛氛围。 (丁玉冰 杨似玉)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