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陕西:三秦大地奏响追赶超越“进行曲”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 正文

陕西:三秦大地奏响追赶超越“进行曲”

来源:新华社2021-06-01 15:2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url:https://m.gmw.cn/2021-06/01/content_1302333334.htm,id:1302333334

  新华社西安6月1日电题:陕西:三秦大地奏响追赶超越“进行曲”

  新华社记者石志勇、薛天

陕西:三秦大地奏响追赶超越“进行曲”

  陕西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的富硒茶园(2020年4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陕西,华夏先民生息繁衍之地。巍巍秦岭,滔滔渭水,见证着古老三秦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鼓起了百姓“钱袋子”,创新驱动带来发展加速度,“美丽陕西”既筑牢了“底子”又撑起了“面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陕西省正抢抓机遇,不断奋力追赶超越,描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穷根”断了 “乡党”笑了

陕西:三秦大地奏响追赶超越“进行曲”

  大荔县小坡村村民在防雨大棚上铺新塑料膜(2019年3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春末夏初,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登高眺望,黄河滩地里的冬枣大棚一望无际,大棚里的枣树长势良好。

  过去的小坡村,因为地处盐碱地带,是个穷村子,“老远看,水一片;近一看,全是碱。种啥啥不长,群众真恓惶 ”。

  如今的小坡村,依靠种植冬枣使万亩盐碱地长出了“金蛋蛋”,村里人又编了新的顺口溜:“站在小坡向东望,小坡一片新气象;万亩冬枣在田间,家家户户十几万。”

  小坡村的变迁是陕西战贫之路的缩影。

  产业扶贫拔“穷根”,移民搬迁挪“旧窝”,扶贫工作队谋“兴村”……一系列攻坚之举使得陕西省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全省28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4.93万户贫困群众搬入新居,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显著提升。

  产业发展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陕西:三秦大地奏响追赶超越“进行曲”

  在陕西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朝阳社区一家刺绣印花厂,社区工人在车间内工作(2020年3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陕北的果园里,乡亲们正在种植着致富希望。走进延安市洛川县槐柏镇两坑村村民陶七斤家,整洁明亮的窑洞里,现代化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陶七斤说,过去家里种过小麦、玉米和烤烟,却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如今靠种苹果去年就收入54万元。170户人家的两坑村,现在家家种植苹果,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有6户。

  陕南的社区工厂里,新产业工人们在编织自己的梦想。家住石泉县城关镇江南社区的沈运洁,仅用了3年,就完成了从留守妇女到企业负责人的“蝶变”。原本贫困的她,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工坊”,带动30多名乡亲共同致富。

  渭南市富平县大力扶持幸福“柿业”,全县柿子种植面积36万亩,产值40亿元。“我在村里的柿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打工,一个冬天下来,家里的日常花费就够了。”淡村镇盘龙村村民杜玉芹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如今,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正在秦岭南北、黄土高原徐徐展开。

  创新驱动了 科技成果生“金”了

陕西:三秦大地奏响追赶超越“进行曲”

  工人在法士特伊顿(宝鸡)轻型变速器有限公司厂区内的生产线上工作(2020年4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一种神奇的高分子智能材料,在常态下较为柔软,一旦受到外力撞击,就会迅速变硬消化外力,外力消失后材料会恢复柔软。它的发明人是西安理工大学副教授李锋,而让它大放光彩的却是“技术经理人”孙卫增。

  “我同技术团队一起规划了这个成果的转化路径并广泛推介,一家知名运动品牌出资购买了这项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鞋底,这个系列的运动鞋2020年销售超过500万双。”孙卫增说。

  “点石成金”是陕西推行的“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成果转化”模式的最直接效果。大批“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技术成果的筛选、立项、产业化等各个环节,实现了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常态化精准对接,全力打通创新驱动的“最后一公里”。

陕西:三秦大地奏响追赶超越“进行曲”

  西安市长安区西安鲜花港的工作人员李丽在温室内查看蝴蝶兰(2018年3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作为科教大省,陕西省有100多所高校,1300多家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百万人以上。如今,创新驱动正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在动力:

  ——助推城市发展。西安市持续以科技创新推动城市发展,2020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0年产值分别增长23.4%和13.3%,远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的增速。

  ——引领企业转型。众多企业加快从“制造”到“智造”转变:商用车变速箱生产企业法士特集团的多条智能化生产线上,智能机器人逐步成为“主力”。陕汽集团加快清洁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技术研究,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层出不穷,2020年销售汽车23.5万辆,实现工业总产值1039亿元。

  ——带来发展新动力。2020年陕西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持续高速增长,2020年占GDP的比重达11.7%,高技术产业“十三五”期间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1年3月30日,陕西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全面启动。“‘秦创原’将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主体和人才积极性,形成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良性互动,建成带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科技创新大平台。”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孙科说。

陕西:三秦大地奏响追赶超越“进行曲”

  中国西部创新港(2019年9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位于渭水之畔的中国西部创新港,是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主体建设的“秦创原”重要载体。如今这里新能源、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正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超市”整装待发,科技成果路演吸引着全国各地投资人。

  “黑色”退了 “绿色”深了

  “煤主沉浮”“油主沉浮”——长期以来丰富的资源禀赋让“黑色产业”主导陕西经济。从过度依赖能源化工粗放发展到构建绿色经济体系,陕西初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生态相互促进,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陕西:三秦大地奏响追赶超越“进行曲”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第十五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展位展出的产品(2020年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邵瑞 摄

  地处陕北的榆林市、延安市,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富集。以绿色、低碳、环保为方向,榆林市一批能源深度转化项目“开花结果”,由原煤转化而来的环保燃料兰炭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

  延安市推动绿色转型,唱响了苹果产业更新升级、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新经济业态加速崛起的“三重奏”。

  位于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拒绝重大资源开发性项目落地,关停影响生态环境的工矿企业,全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壮士断腕”后的陕南三市保护了绿水青山,也赢得了金山银山。

陕西:三秦大地奏响追赶超越“进行曲”

  西安市蓝田县境内的巍巍秦岭(5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黄土飞扬,是许多人对陕西的第一印象。但近年来这一印象正被颠覆。通过持续不断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等措施,陕西森林覆盖率已超过45%,绿色版图由“浅绿”向“深绿”渐进。

  “立足‘美丽陕西’建设,陕西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特别是保护好秦岭这一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让三秦大地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陕西省发改委主任张晓光说。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创新开拓共建"一带一路"新空间

  • “环俄世界”俄罗斯文化节在沪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本届工博会高校展区共815项参展项目,集中展示了高校创新科技成果,体现了高校在服务国家战略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担当作为。
2023-09-22 03:50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日在安徽合肥发布了202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其中申报发明专利74.34万件,比上年“500强”增长了10.48%,发明专利数量连续5年持续增长,占专利数比重为39.43%。
2023-09-21 10:36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下,钻石会像火山岩浆一样从地球深处喷涌而出。这种美丽而奇异的现象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目光。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钻石形成于地壳深处约145公里处,以每小时18—132公里的速度喷发到地表。
2023-09-21 10:34
瑞士素有冰雪王国之称,畅享冰雪运动成为全球游客选择前往当地度假的重要原因之一。 适宜的自然环境促使冰雪运动成为瑞士的国民运动,几乎每个瑞士人都会滑雪。
2023-09-21 10:30
2017年正式通车的蒙内铁路穿越内罗毕国家公园、察沃国家公园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因此,未来应以落深落实《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为抓手,高质量持续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2023-09-21 10: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