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5·12致敬白衣天使|《健康照护与康复(英文)》首批海外/境外办公室启动,第六届齐鲁国际护理学术论坛开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5·12致敬白衣天使|《健康照护与康复(英文)》首批海外/境外办公室启动,第六届齐鲁国际护理学术论坛开幕

来源:大众新闻2025-05-14 18:46

黄鑫

来源:大众新闻

5月12日上午,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办,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山东省口腔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健康照护与康复(英文)》期刊编辑部协办的第六届齐鲁国际护理学术论坛在济南市开幕。

5·12致敬白衣天使|《健康照护与康复(英文)》首批海外/境外办公室启动,第六届齐鲁国际护理学术论坛开幕

据悉,此次论坛以“融智聚能·创新发展”为主题,并设有“智创融合——临床护理与实施科学新视野”“智联未来——临床护理与人工智能新融合”“智汇生态——期刊建设与学科发展新路径”“智研经纬——队列研究与健康管理新范式”4个主论坛和 “循证视域下的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1个分论坛,600余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线下参会。

开幕式上,山东大学副校长、齐鲁医学院院长易凡指出,山东大学办学历史悠久,齐鲁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临床医学护理人才。近年来,齐鲁医学不断加大体制机制改革,齐鲁医院在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等各个层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护理学科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与国际护理界的交流与合作,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山大智慧。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Patricia M.Davidson表示,随着全球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护士是推动临床实践、政策变革、教育与研究的重要力量。齐鲁医院作为全球护理政策制定的积极参与者,不断推动临床变革和国际对话交流,促进整合护理,展现出全球视野与领导力,对亚太地区健康服务体系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欧洲人文交流协会秘书长董启馨表示,中国欧洲人文交流协会致力于推动中国与欧盟、非洲在医疗、文化、妇女儿童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交流,打造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她强调要以开放、包容、互鉴的心态对待已知和未知的医学知识,要做中国医疗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推动者和中外人文交流的引领者。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在线上致辞中指出,齐鲁护理人逐步搭建起与国际接轨的护理学术交流体系,携手全球护理同仁,为卓越护理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护理学会始终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对标国际一流标准,致力于成为“护理工作者的代言者,护理事业发展的推动者,人类健康的促进者”,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指出,齐鲁医院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承担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使命。医院始终将护理工作置于战略发展高度,加强护士队伍建设,聚焦护理专业与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希望齐鲁护理人以本次国际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护理领域国际合作,深化护理内涵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健康需求。

5·12致敬白衣天使|《健康照护与康复(英文)》首批海外/境外办公室启动,第六届齐鲁国际护理学术论坛开幕

5·12致敬白衣天使|《健康照护与康复(英文)》首批海外/境外办公室启动,第六届齐鲁国际护理学术论坛开幕

5·12致敬白衣天使|《健康照护与康复(英文)》首批海外/境外办公室启动,第六届齐鲁国际护理学术论坛开幕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传灯者》新书发布仪式,红十字生命教育基地揭牌暨南丁格尔志愿服务生命教育专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健康照护与康复(英文)》首批海外/境外办公室启动仪式。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论坛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就“合之策——整体与局部”作学术报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王学典、中国长城学会董耀会、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詹思延、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校长Patricia M. Davidson等30余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

会议设置了优秀论文交流环节,40位作者优秀论文进行口头交流,60位作者论文摘要进行壁报展示。会议期间,《健康照护与康复(英文)》期刊编委工作会议召开,期刊主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护理部主任曹英娟就“《健康照护与康复(英文)》期刊概况与展望”作报告,与会编委进行相关议题讨论。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通讯员 刘淼 朱超 刘芸宏)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