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66次学科论坛暨“‘两个结合’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学术研讨会举行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长学 史家亮
5月10日,由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和山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66次学科论坛暨“‘两个结合’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万光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张雷声作主旨报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各地60余所高校、党校、社科院的160余位专家学者、专业期刊与媒体代表、优秀论文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珊珊主持。
万光侠在致辞中对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给予山东师范大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学院在历史发展与学科专业建设中取得的成果。
张雷声在致辞中感谢了山东师范大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会议顺利召开付出的努力,希望研讨会为“两个结合”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在主旨报告中,张雷声深刻阐释了“两个结合”的内在关系、内涵、意义和本质要求。
研讨会由大会主旨发言、主题发言和两个平行论坛发言组成。在主题发言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辛向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树荫教授、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佘双好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商志晓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佑新教授、兰州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刘先春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孙秀玲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永贵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任洁研究员、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关锋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永福教授分别作了报告发言。主题发言阶段由清华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肖贵清教授主持。
在下午的平行论坛阶段,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在平行论坛一,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丁恒星教授、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巩克菊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董树彬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杨志平教授、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笃武教授、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子平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鹏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梁巍教授、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祝大勇教授以及优秀论文入选代表依次发言。
在平行论坛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卫丽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裴植研究员、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慧玲教授、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杨立志教授、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立峰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寇鹏飞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付欣教授、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建教授、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栋昌教授及优秀论文代表依次发言。两个平行论坛分别由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教授、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莹教授召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审郑端和《理论探索》编辑吕晓斌主持。
在下午的主题报告阶段,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朱金瑞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继文教授、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晓娟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志礼教授、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素霞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教授、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增礼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刚教授、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瑞涛教授依次发言。该阶段由《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刘要停主持。
在研讨会总结阶段,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胜教授、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莹教授分别总结了平行论坛专家发言的主要内容,表示论坛交流过程既深切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信,也充满对学科建设的美好期待。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教授作会议总结,表示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意义重大,规格高、规模大,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要议题研讨深入、交流充分,形成了丰富的研讨成果,学院将以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契机,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该阶段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鲍莉炜主持。
供稿审核人:王增幅
编辑:董广远
终审:巩 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