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春召开提振消费大会,山东为何聚焦这“五大工程”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新春召开提振消费大会,山东为何聚焦这“五大工程”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2025-02-13 15:49

  农历蛇年正月十五,山东召开提振消费工作会议。

  对于山东这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而言,提振消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统计,居民消费每增长1%,可带动GDP增长0.5—0.8个百分点。

  2024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近3.8万亿元,同比增长5%、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总量及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0万亿台阶,消费的基础作用必须牢牢抓在手上。一句话,消费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消费“暖起来”,经济才能“热起来”。

  在这件事上,山东从年前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提振消费作为今年着力抓好的重点任务之首。1月18日,山东16市同步启动迎新春消费季,组织近千场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近9000万元。距离“新春第一会”过去刚刚一周,山东再次高规格召开全省大会,继续拉满促消费的“氛围感”。

  很多人说,提振消费,并不是鼓励大家花钱这么简单,也不是一纸通知或一个会议就能立马奏效的。用力不对,大家并不一定买账。但从这个会上,细看五大工程所包含的内容,我们还是读到了一些门道,发现了一套系统性打法——今年山东将聚焦商品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提质、新型消费跃升、农村消费挖潜、国际消费拓展“五大工程”靶向发力。

  第一,稳住商品消费的“压舱石”。

  商品消费占居民消费的“半壁江山”,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带动性强。比如汽车、家居、住房消费等,通过政策撬动能够对上下游发展形成增长拉力。

  这些老百姓的“大件”,只有顺畅“去旧”,才能引导“换新”。

  2024年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超1.3万亿元,拉升社零增速超1个百分点。

  山东消费品以旧换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汽车报废更新49.2万辆,排名全国第1。

  仅在青岛,去年新能源汽车增加13万余辆,占新增汽车总量的49.46%,较上年增加4.5万辆。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些“大件”可能十年都换不了一回,但所有人的需求累积,就不是一个小数了。

  像山东汽车保有量超3000万辆,5年以上的占70%,新能源汽车占5.5%,政策撬动好了,“购新”“换能”需求就会源源不断释放出来。都说置换补贴政策好,今年春季车展还没开始,这不,我们身边已经有很多人跃跃欲试了。

  第二,呼应消费结构转型需求。

  在从“物质满足”到“精神富足”的过渡阶段,服务消费提质工程中提到的旅游、文娱、健康等将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这种消费结构的转型优化将为经济增长打造新引擎。

  比如,“演出经济”借助高关注度,可将消费链延伸至文旅全场景,为区域消费带来增量。

  后天(2月14日)济南将举办刀郎演唱会,歌迷们正为“一票难求”发愁。借此热度,济南、青岛、淄博等地26家景区联动,推出持演唱会门票享受景区免票、折扣、赠票等优惠活动,“演出+文旅”套餐式消费组合将消费拓展至交通、住宿、餐饮等系列场景。

  第三,有的虽尚未成为热点,但代表消费趋势走向。比如新型消费跃升工程中提到的银发经济、赛事经济、直播电商等,都是引领消费发展的风向标。

  在今年山东推出的提振消费实施方案中,我们发现不少“准热点”的身影,像是培育壮大健康养老、健康美业等28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16个“好品山东”电商直播中心,探索“人工智能+消费”等,都蕴藏着未来消费的新场景、新热点。第四,关注到了亟待开拓的潜力市场。

  通过打通痛点堵点,潜力市场的消费规模不容小觑,比如农村消费挖潜工程和国际消费拓展工程。山东农村人口基数大,且消费需求持续提升,近年来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在系列制度性改革和市场激活措施的加持下,农村消费有望成为山东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再放眼国际消费。山东有5个口岸享受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数量居全国第二,抓住政策机遇,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和游客需求调研,也能吸引更多境外游客游在山东、购在山东。

  传统民俗中,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年还没过完,山东就已接续打出一套系统又重点突出的“组合拳”,这在全国也不多见,透出经济大省促消费的决心和力度。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促消费是实打实的,复杂的事情一具体都是细节,需要解决的问题肯定会很多。但凡事就怕认真二字。期待各地都行动起来,研究透这“五大工程”,在推进落实上各有各的办法,各有各的精彩。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冬会丨中国健儿交出满意“答卷”

  • 亚冬会|冰月同辉,亚冬同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