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山东淄博首例贩毒自洗钱案宣判,被告人获刑十五年半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 正文

山东淄博首例贩毒自洗钱案宣判,被告人获刑十五年半

来源:中国禁毒2022-08-04 08:07

  近日,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人民法院判决一起贩卖毒品案,被告人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三万元;犯洗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六个月,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三万元、罚金一万元。

  刘某处心积虑、瞒天过海,拒不交待、负隅抵抗,然而,在证据链条面前,还是败下阵来,所犯罪行无一遗漏,依法受到法律的严惩。

  缜密研判调查

  发现假“张某”贩毒

  2021年7月,桓台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内多名吸毒人员从市区的一名毒贩手里购买毒品。该毒贩从不与吸毒人员正面接触,而是从网上转账收取毒资,再将放置毒品的位置告知购毒人员前往自行取货。

  经查,该账号的主人名为“张某”,但民警从年龄、身份、职业等多方面判断,张某不具备贩毒的条件。

  民警断定贩毒嫌疑人可能利用“张某”的身份实施贩卖毒品的行为,通过深入研判,刘某终于浮出水面;原来刘某是张某的亲属,他盗取了张某的移动支付账号。

  经过秘密侦查,民警发现刘某经常与多名吸毒人员联系,先用张某的移动支付账号收取毒资,然后采取“人货分离”的方式向吸毒人员提供毒品。2021年8月起,办案民警先后查获刘某贩卖毒品的下线吸毒人员,立即扩线深查,印证了刘某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

  不远万里追踪

  围猎抓捕“狡猾狐狸”

  生性多疑的刘某似乎嗅到了一丝“不祥”的气息,觉察到办案民警盯上了他。

  刘某在2021年8月中旬驾车北去,踏上逃亡之路。先是一路狂奔至黑龙江,继而掉转车头转向吉林,在周边地市连续兜转几次后才潜回老家,最后躲进一座山坳里面的偏僻屯子蛰伏下来。

  面对毒贩的兜兜转转,办案民警三次驾车前往东北,行程近8000公里,昼夜兼程,不懈对刘某进行抓捕。

  刘某寻思着躲过了风头,3个月后,按捺不住的他返回了淄博重操旧业。为掩人耳目,他又多花了几分心思,把自己假扮成一名放风筝的铁杆爱好者,每天上午9时许出门去附近的公园放风筝,然后斜背着风筝装备包选择性地踩点实施贩毒活动。

  办案民警识破刘某的多端诡计,张网以待,蹲点守候,于2021年11月10日上午将外出放风筝的刘某在公园成功抓获。

  毫不气馁斗法

  民警硬啃“零口供”案件

  30岁的刘某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到案后一直沉默不语,拒绝交代自己的任何犯罪行为。虽然办案民警多次教育、引导,反复讲解政策法律,刘某始终一字不吐,始终声称“没有做过任何违法的事情”。

  他认为只要不开口、不松口,办案民警不能奈何他,法院也不能判他刑。办案民警拿出一部分刘某的犯罪证据,他依然一声不吭,死活不承认其实施的犯罪行为。

  办案民警充分发挥丰富的技战术和智慧才能,一方面对其继续审讯,一方面对刘某的下线进行多方查证,将刘某向张某、周某、苗某等8人贩卖冰毒多次共计50余克的犯罪事实一一查清,固定下扎实确凿的证据材料。

  办案民警蹲守调查

  打造闭合证据链

  成功判决“沉默羔羊”

  办案民警坚定了侦办“零口供”贩毒案件的信心和决心,与检法部门沟通,查取了刘某贩毒的证据,进一步完善了吸毒人员的供述材料,强化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形成了证据齐全、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程序完整的证据链条,顺利将刘某涉嫌贩卖毒品,利用张某的移动支付账号、银行卡账号收取毒资,然后向其本人的移动支付账号、银行卡账号转账,进行“层层洗白”,涉嫌洗钱罪的犯罪事实一并移送起诉人民检察院。

  在被公诉至人民法院审理期间,面对公安机关调查的确凿证据和检察院对其犯罪事实的指控,刘某感觉难以抵赖,又用“认次不认量”的方式,供认每次仅贩卖“指甲盖”大小的冰毒,企图大大减少贩卖毒品总量,妄想减少法律量刑。

  在公安机关确凿的证据链条面前,7月12日,人民法院进行了判决,对公安机关调查的证据予以采信,认定了检察院指控刘某的犯罪事实,对刘某贩毒、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的犯罪事实全部予以惩处。该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自洗钱”行为入罪后,山东省淄博市提起公诉的首例“自洗钱”犯罪案件,审判机关全部采纳了公诉机关的指控和量刑建议,实现了罪无遗漏、不枉不纵的法治目的。

  转自:平安桓台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