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8日,在第五届公园城市论坛分论坛上,四川天府新区发布《公园城市韧性社区建设评价指南》《公园城市美好生活场景营造指南》及“天府新区物业服务平台”三项核心成果,以系统化举措推动城市更新与宜居建设深度融合,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按下“加速键”。
“城市之韧根在社区,什么样的社区才真正算得上有韧性,如何科学评估成效,基层工作又该怎样努力?”天府新区编制的《公园城市韧性社区建设评价指南——以四川天府新区为例》,首次构建“空间韧性、设施韧性、社会韧性、治理韧性”四大维度理论框架,将“韧性城市”的宏大目标分解为社区层面的具体行动,旨在将社区打造为更具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机生命体。
《公园城市美好生活场景营造指南》将宜居城市的宏大愿景,拆解为住好房、逛公园、享医疗、慧生活等一系列可感知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天府新区规划之‘大’来关照居民生活应有之‘小’,这正是公园城市的动人之处。”新区市民代表成蓉说。
目前,《公园城市美好生活场景营造指南》征求意见稿已在四川天府新区官方网站公布,以“开门编指南”的务实行动,生动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
针对社区物业管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收益不透明、服务质价不符等问题,天府新区同步推出“天府新区物业服务平台”。平台集成政务管理、行业服务与公众服务三大端口,实现多方协同联动,力求通过智慧赋能提升服务透明度与居民满意度,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安全底线、品质高线、精细化服务,天府新区正通过三大举措推动城市发展从“拼规模、比速度”转向“拼品质、比温度”,让城市不仅有面对风险的韧性,更有滋养日常生活的温度。(易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