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汽车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前三季度,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延续增长态势,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现整车产量62.8万辆,同比增长28.6%,整车产值679.43亿元,同比增长12.96%。其中,新能源整车产量16.54万辆,同比增长248.95%。
数据的背后不仅是“成都造”汽车从生产线加速驶向全球市场,更是成都经开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区域产业支撑的铿锵足音。如今,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正以强劲动能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作为“链主”企业,四川领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两款“明星”车型是公司产销“主力军”。领克Z20作为领克首款纯电SUV,去年底上市即“爆单”,两个月实现交付量破万台;新导入的吉利星愿车型连续多个月份成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冠军。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四川领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整车17.87万辆,同比增长195.6%,产值153.21亿元,同比增长154.7%。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4.69万辆,同比增长626%。“预计2025年全年,公司将实现整车产量23万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2009年落户成都经开区。2019年捷达品牌创立并落户成都分公司。截至今年9月,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包括捷达品牌)已累计生产整车680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中国一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成都经开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三方携手推动企业向电动化加速转型。根据规划,捷达品牌将在2028年前推出5款全新产品,其中包含4款新能源车型,首款新能源车型预计2026年上市。
作为全省汽车产业主阵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集群的“核心引擎”,成都经开区已聚集9家整车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5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68家,占比36.78%,构建起百万级整车生产平台和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近年来,面对全球汽车产业深度变革的新浪潮、新挑战,成都经开区确立了“稳油补电、存增并进、整零并重”的发展思路,在巩固传统制造优势的同时,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全面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成都造”汽车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推动汽车产业“量质双升”、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今年,2025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生态链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17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133.5亿元,覆盖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与此同时,一汽-大众捷达品牌焕新升级、东风集团新能源车型加速导入、吉利新能源整车基地全面启动,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中创新航二期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产业链上下贯通、协同并进,推动汽车产业能级大幅提升。
下一步,成都经开区将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立园满园”行动部署,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瞄准前沿方向加快转型步伐完善产业生态不断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行动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发展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罗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