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东欧国家“向东看”,成都成为合作对话“支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中东欧国家“向东看”,成都成为合作对话“支点”

来源:成都发布2025-11-16 13:43

  初冬的蓉城,迎来一场跨越山海的相聚。2025年11月13日至14日,“一带一路”中国(成都)—中东欧国家工商界对话会在成都如期举行。

  “我们带着具体合作意向而来,渴望将友谊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与投资。”14日,斯洛文尼亚社会民主人士党副主席、国民议会副议长梅伊拉·霍特出席对话会时如是说。

  这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工商界首次以成都为支点开展专项对话,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塞尔维亚7个中东欧国家的政商精英组团调研成都。阵容庞大的政商界联合考察团中,有斯洛文尼亚社会民主人士党副主席,有罗马尼亚前总理,也有克罗地亚议会议员。规格的升维,足见中东欧国家对此行的重视。

  ▲考察团在成都规划馆

  为期两天的行程中,数十人考察团的足迹从历史街区延伸至城市规划馆,从先进能源、低空经济产业园一路看到物流园、铁路港,不止于“打卡式”考察,更在一次次技术证询、市场论证中,以期在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核心领域探寻合作新机。

  数据显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8%,其中,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7.4%,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作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核心枢纽,成都此次搭建的对话平台,呼应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深化合作的共同诉求。

  站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关键节点中东欧国家为何集体“向东看”?成都,在这一新的合作趋势下又将如何更好发挥“支点”作用?

  中东欧国家“向东看”

  成都进入视野

  这场高级别的工商界对话会首次举办便落地成都,并非偶然。

  今年3月,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马博洋携“美酒”亮相第112届成都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向成都及全中国推介斯洛文尼亚葡萄酒,并与成都市政府举行双边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卢布尔雅那与成都的姊妹城市长期友谊为深化生物技术、电子与信息通信、医药、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贸易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6月,塞尔维亚国民议会副议长拉古什专程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向与会嘉宾推介塞尔维亚的投资环境,并在蓉考察产业发展情况。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7月1日中国—塞尔维亚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后,成都海关当月便签发首份中塞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为两国经贸往来开辟新通道。

  考察团在东方氢能产业园

  今年10月,成都—匈牙利产贸供需对接会如期举办,匈牙利佩奇—巴兰尼亚工商会代表及企业高管集体来蓉,与成都30余家重点企业面对面交流,精准对接两地市场需求。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欧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对中欧关系的有益补充。数据显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年均增长8.8%,其中,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7.4%,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东欧国家无疑需要在中国寻找更坚实而可靠的市场伙伴。

  从中东欧国家近期动作频频来看,他们对成都的“青睐”似乎正日益浓厚,这场跨越亚欧的合作热潮背后,更是一场城市表达与时代机遇的双向奔赴。

  跨越亚欧大陆

  立体枢纽拉近时空距离

  中东欧国家开始“青睐”成都,始于这里日益凸显的枢纽价值。

  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物流效率是合作的先决条件,而成都已构建起“空铁公”多位一体的国际物流网络,为跨区域合作打通了关键脉络。

  欧洲的三文鱼48小时即可端上成都市民餐桌,这一细节背后,是中欧(成都)班列的高效运转——今年1—9月,成都开行中欧班列1677列、累计开行超1.9万列,联通罗兹、布拉格、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等境外城市126个,开行数量和质量保持全国前列。

  班列直达欧洲

  与此同时,成都创新探索的“欧洲通”运营模式,构建起北(至俄罗斯)、中(至欧洲)、南(跨里海、黑海至欧洲)三线并行的“陆上直达+铁海联运”多元化通道,特别是在南通道建设中已形成了跨里海、跨黑海、全程铁路等3种运输模式,有效保障了中欧班列通道的安全稳定。

  空中通道同样给力,两大国际机场运营99条国际(地区)客货航线,通达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出入境人员近600万人次,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超40万吨,进出口值超6500亿元。全国第五个、西南首个国际公路运输(TIR)集结中心在此落地,“天府号”跨境公路班车通达近20个国家和地区……一张立体化的全球链接网正加速成型。成都正以立体交通网络,成为中东欧国家连接中国西部大市场的最优支点之一。

  产业共振

  互补优势激活合作新空间

  合作的深化,更源于成都完备的产业体系与中东欧国家的发展需求形成精准契合。

  就在近日,位于成都的中欧中小企业合作区正式入选工信部2025年度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名单,这里不仅是成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承载地,更是成都对欧链接合作的关键“节点”。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相互投资意愿强烈、领域广泛,尤其是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域,逐渐成为双方投资合作新亮点。这种跨越洲际的市场协作动力在成都得到进一步释放。

  考察团在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1600亿欧元,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31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集聚,平均每天就有两家外资企业落户。而合作的另一端,中东欧国家在传统工业领域优势明显,既有高端工业品,也有优质农食产品,绿色化、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

  可以看到,成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互补优势极其明显,合作空间亦相当广阔,无论是新能源、环境保护,还是数字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领域,都有着相当可观的合作新增长点。

  这种互补性在考察团的走访中也得到充分印证,在沃飞长空,无人机的规模化应用让克罗地亚社民党议员、议会欧洲事务委员会副主席伊万·拉昌赞叹“这是完整的产业生态”。 在东方氢能产业园,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引发热烈讨论,匈牙利代表当场表示要搭建合作桥梁。从新能源到数字经济,从临港制造到跨境贸易,双方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空间持续拓宽。

  考察团在沃飞长空

  正如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马辉向中东欧国家作推介时所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中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市场空间最广阔,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大家所处的成都正在全力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现已发展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这样的成都,必然成为中东欧国家关注的重点。

  人文共鸣搭桥

  合作凝聚共识更具韧性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人文纽带的联结,则为合作注入了温暖而持久的力量。中东欧国家政商界人士对成都的“青睐”,不仅源于经济硬实力,更来自对这座城市文化魅力与开放品格的认同。

  随着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都这座“上千年的枢纽古都”,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姿态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本次中东欧政商界联合考察团刚抵达便走进宽窄巷子,在青砖黛瓦间感受盖碗茶香里的烟火气。“成都的发展有历史,也有未来。”伊万·拉昌评价道:“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城市,但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向世界展示未来。成都是一个有四千五百年文明史、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地方,却同时充满了面向未来的能量。”

  考察团在东郊记忆

  斯洛文尼亚副议长梅伊拉·霍特更是深情回忆起卢布尔雅那与成都的友城情谊。这种植根于民众之间的情感共鸣,正在转化为务实合作的强大动力。

  从高校间的师生交流到文化节的互办,从“班列+文旅”的创新模式到亚蓉欧国家(商品)馆里的特色展销,人文交流让经贸合作更有温度,也更具韧性。正如梅伊拉·霍特所言:“合作不仅由政府与企业搭建,更植根于社会与民众的持久纽带。”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陈学志

  成都发布编辑丨王映丹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斑斓初冬

  • 青少年选手超七成 首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启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