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初冬的蒲江大溪谷,橘香萦绕、歌声飞扬。11月14日,“在希望的田野上”2025年成都乡村合唱季总决赛在蒲江县大溪谷圆满收官,温江柳心合唱团脱颖而出,摘得桂冠。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成都乡村合唱季,
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这场文化惠民活动走遍全市17个涉农区(市)县,吸引了120多支群众合唱团、近万名市民参与。经过多轮比拼,20支队伍站上最终舞台,以歌声为媒,唱响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也为成都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添上一抹靓色。

全民参与燃乡韵
“在希望的田野上”2025年成都乡村合唱季总决赛现场,各支队伍尽显风采。田间地头藏天籁,乡音里尽是真功夫!首首原创歌曲,把稻浪清风、非遗古韵都揉进旋律,没有专业包装,却凭着最质朴的真情直击人心。农民、教师、返乡青年们登台献唱,每一句都带着乡土的温度与生活的力量,恰是“高手在民间”最生动的注脚!

从温江鲁家滩音乐牧场到青白江城厢镇五泉社区,从大邑县的安仁古镇到金堂的沱江之畔,歌声在田野间回荡,情感在合唱中凝聚。这些非专业的演唱者,用沾满泥土芬芳的嗓音,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引发了城乡群众的强烈情感共鸣。青白江82岁高龄的竹笛演奏者刘大枝从筹备排练到选拔赛、晋级赛,积极地参与乡村合唱季活动:“我们每一句歌词都发自肺腑,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深情。”他对音乐的执着热爱,成为这次大赛一道温暖的风景线。全民参与的文化实践,不仅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更凝聚起全社会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文脉赓续守根魂
总决赛的舞台上,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现得淋漓尽致。20支合唱团带来的作品,既有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换了新唱法,更有大量原创佳作,这些原创歌曲就像“家乡专属歌单”,传唱家乡最熟悉的场景。大邑县西岭合唱团演唱的《西岭背二哥》,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岭山歌的代表,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百年,在现代合唱的演绎下焕发新生;邛崃市临邛弦歌合唱团的《凤求凰》,以千年文脉为魂,用教师群体的深情演绎,让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绝唱在新时代流转;龙泉驿区云驿合唱团的原创作品《桃香漫过龙泉山》,将龙泉山的桃花盛景与客家文化融为一体,勾勒出乡村文旅融合的生动图景。
活动现场,85位来自各区(市)县的乡村榜样人物组成大众评审团,他们中有“乡村精神的守望者”“乡村环境的守护者”,也有“乡村温情的传递者”,共同见证这场属于成都乡村的音乐盛会!这些榜样人物与合唱作品相映成趣,以点带面展现了成都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让乡土文脉在歌声中代代相传。

产业赋能添活力
合唱季不仅是文化盛宴,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活动始终紧扣“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挖掘“产业振兴类”“创新突破类”乡村榜样事迹,全面展示成都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2025成都乡村合唱季活动还专门设置了“乡村好物推荐”环节,邀请本土乡村好物推荐官登台推荐,将成都乡村的“好味道”“好物件”分享给大家。温江“王鸡肉”品牌创始人王精明借助活动直播带货平台,将传承35年的秘制调料推向全国,让千里之外的网友也能品尝“温江味”。各区(市)县的特色农产品与非遗借助合唱季的平台走出乡村。金堂的羊肚菌、蒲江的米花糖、温江的滴窝酱油、青白江的菜籽油等优质农产品,通过乡村市集与线上直播双重渠道,实现了品牌推广与产品销售的双赢,切实将文化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科技赋能与文化加持的双重驱动,让乡村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文商旅融合助振兴
“听歌、逛街、买好物”成为合唱季各分区晋级赛及总决赛期间的独特风景线。总决赛现场设置了51个乡村市集摊位,由17个涉农区(市)县分别打造,涵盖非遗类摊位17个、特色农产品摊位34个。温江的非遗竹编、都江堰的高山茶叶、郫都的特色酱料、新津的民俗手工艺品等齐聚一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土好物展示区。
乡村市集将文化活动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让观众在欣赏精彩合唱的同时,既能品尝地道乡村美食,又能选购特色农产品。蒲江的爱媛橙刚采摘就被抢购一空,金堂的羊肚菌通过现场展示收获大量订单,温江的酥糖让游客赞不绝口。这种“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市场运作”的模式,不仅激活了乡村消费市场,更搭建起乡村优质产品与城市消费者对接的桥梁,真正实现了“文化聚人气、人气促消费、消费助振兴”的良性循环。

音乐之都焕新章
作为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合唱季与原创新声、金钟奖等专业赛事形成互补,构建起“专业赛事+大众活动+基层展演”的多元音乐生态。总决赛邀请了国家一级演员马薇、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欧苒等专业评委,与大众评审团共同构成评审体系,既保证了赛事的专业性,又彰显了大众的参与性。
“这场比赛让我们看到了成都音乐的多元魅力,专业与大众并非对立,而是相互滋养、共同成长。”评委刘栩佑表示,乡村合唱季涌现出的大量原创作品,融入了民乐、rap、念白等多种表现形式,既保留了乡土气息,又兼具时代感,为成都音乐之都建设注入了鲜活力量。从专业院团的殿堂演出到乡村田野的合唱盛会,从顶尖音乐家的艺术创作到普通群众的放声高歌,成都的音乐氛围愈发浓厚,彰显了“音乐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理念。活动不仅为乡村音乐人才提供了展示平台,更推动了音乐文化在基层的普及与发展,助力音乐之都建设高质量推进。


歌声落幕,余韵悠长。“在希望的田野上”2025年成都乡村合唱季总决赛的圆满结束,不仅是一场音乐盛会的收官,更是成都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开端。作为成都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实践,乡村合唱季既是群众文化生活的“放大器”,也是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与国际音乐之都的重要抓手。这场以歌为媒的文化实践,让乡村文化“活”了起来、乡村产业“火”了起来、乡村生活“甜”了起来。
未来,成都将继续深耕乡村文化土壤,打造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惠民生的文化IP,推动文化、商业、旅游在乡村深度融合。不妨跟着音乐去乡村,在歌声里遇见田园风光、特色好物和淳朴人情,让乡村振兴的旋律在蓉城大地久久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