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日前,全国多地前三季度民营经济成绩单出炉。在已经公布的数据背后,成都民营经济连续五个季度保持增长态势,实现增加值9209.7亿元,以6.4%的增速位居前列。

五季连扬背后,成都民营经济藏着哪些成长密码?近日,《2024-2025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出炉,成都获评“年度创新城市”称号。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正成为成都这座城市的鲜明标签。
五季连扬背后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优化营商环境则是激活其活力的关键抓手。2024年11月,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正式成立,秉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理念,成为民营企业信赖的“娘家人”。

“这必然是成都民营企业的‘黄金信心宝库’,必将输送源源不断的‘黄金信心’,为市场主体插上‘黄金’翅膀。” 中心首场活动后,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波的三个“黄金”赞誉,道出了企业家们的殷切期盼。如今一年期满,这份期盼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作为集招商对接、场景创新、综合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成都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以“每天有活动、每周有主题、月月见成效”的节奏,推动资源精准匹配:推出“企需我应”服务品牌,举办233场资源对接活动,惠及企业6200余家次;聚焦融资痛点,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开展91场产融对接专题活动,促成1513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同步成立的场景创新促进中心,从“解难题”向“给机遇”延伸,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政策迭代、服务升级、要素保障、生态构建,全方位的支持让企业获得感持续提升。“以前是企业追着政府跑,现在是政府围着企业转。”扎根成都近10年的成都市易冲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琦,对营商环境的转变感触尤深。
数据是最有力的印证。成都市统计局发布信息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26.9亿元、同比增长5.8%;民营经济连续五个季度保持增长态势,实现增加值9209.7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稳稳撑起城市发展“半壁江山”。

四维进阶 民营企业跑出成长加速度
城市的精准赋能,让民营企业在“上规、上榜、上云、上市”的赛道上多点开花、全速前进。
2025年1-9月,成都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18家、升规入统服务业企业122家,新增上市企业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741家。从世界500强到中国科技50强,各类榜单上的“成都身影”,既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性跃升,更是民营经济韧性与活力的生动诠释。

“来成都,就对了!”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CEO彭小波的感慨,道出了众多企业的选择心声。作为国内首个完成民营火箭入轨发射的企业,其总投资33亿元的成都火箭生产基地已在三季度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投产后将实现年产20发运载火箭的能力,为成都空天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资本市场的“成都军团”同样表现亮眼。“公司成功登陆北交所,离不开成都全方位的赋能。”北交所“募资王”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夏志强的感言,正是城市培育企业成长的缩影。自2024年9月以来,已有4家成都民营企业接连在资本市场敲钟,梯次培优行动成效显著。

城市与企业的“成长共鸣”,在民生服务领域同样鲜活。日前,成都公交集团App用户量突破1000万,标志着成都公共交通数字化服务迈入新阶段。这背后,便有成都智元汇的深度参与,“企业与城市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成就。”邓波的感受,彰显了民营企业在服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从“56999”的贡献格局到三季度6.4%的增速领跑,从“成都造”扬帆出海到“成都研”领跑前沿,成都民营经济正以“向阳而生”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未来,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支持政策的落地见效,更多民营企业将在蓉城热土上拔节生长,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
记者 刘泰山 海报文字 吴喆 设计 姜蓉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王钟婧玥 审核 何晓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