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成都航空抗战遗址遗迹整理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汇聚40余位来自文史研究、文物保护等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系统性保护与活化成都珍贵的航空抗战遗产。
研讨会现场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供图)
抗战时期,成都作为支撑全国抗战的战略要地,承担了国家航空体系约80%的人力物力保障。史料显示,成都不仅是当时的空防指挥中枢、航空物资生产维修和飞行员培训核心区域,更在空战防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段辉煌而悲壮的历史,为成都留下了丰富且独特的航空抗战遗址遗迹。
会前,专家学者们实地考察成都国营锦江机器厂内保存完好的抗战遗址。副厂长安洋介绍,这里曾是抗战时期重要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基地,至今仍保留着多处珍贵的历史遗存。“我们正在依托工厂工业遗产资源,联合四川省文物局等部门,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中国航空防务博物馆’。”
成都市社科联(院)党组书记邵波说,成都不仅是空中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产业抗战的重要基地,更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互助的重要见证地。成都具备深厚的航空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研究基础,应当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构建起“整理研究—保护利用—价值传播”的完整工作体系。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的创新观点为遗址保护利用开辟了新思路。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陈廷湘提出的“从空中战场视角重新审视四川战略地位”的观点,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实践层面,专家学者们提出多项具体建议。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规划设计航空抗战主题旅游线路、以成都直升机博物馆为核心整合资源提升展示水平、深入挖掘与航空抗战相关的人物故事等。(袁晴 易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