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25日,2025成都国际数字文创季重磅活动——“科学大讲堂·未来的种子”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在成都科幻馆开幕。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航空航天、医疗健康、考古文博、农业科研、通信产业等领域的七位科学领军人物,以七场沉浸式演讲,为公众搭建起一座贯通古今、连接万物的科学阶梯,点燃了无数年轻心灵的科技梦想。
许丹阳以三星堆出土文物追溯古蜀人惊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活动方 供图)
“做一粒扎根大地、造福人民的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AI的加入,从来不是取代,而是一种延伸。”“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次探索,都是在为未来的‘三星堆’埋下文明的种子。”“航天最美的不仅仅是成就,更是那种团结协作、干字当头、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凝聚智慧与信念的金句,成为整场活动最动人的注脚。
在互动环节,面对成都师生“希望专家常来”的热切期盼,科学家们给予真诚的回应。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赵炳然寄语青少年,学习不应止于课堂,更要走进“公园城市”的田间地头,亲身感受生态之美与物产之丰。原国家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吴杰则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铿锵回答了孩子们关于“中国航天精神是什么”的提问。
本次活动在钱学森科学教育研究会指导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支持举办。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科技爱好者与青少年群体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积极参与,全网多个直播平台累计观看人次近千万,彰显出公众对科学知识的巨大热情。(易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