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18日,成都海关发布最新外贸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7767.9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位列全国第8,同比增长3.6%。其中,前三季度成都货物贸易进出口6461.8亿元,同比增长6%,规模也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以来,四川外贸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顶压前行,展现出较强韧性,实现出口、进口同比均增长,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成都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肖晓文分析说。那么,外贸进出口韧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又是如何形成的?
产业优势转化为外贸优势
四川外贸出口连续六个季度增长
据肖晓文分析,纵观前三季度四川外贸运行,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出口连续六个季度增长;进口逆势增长稳中有进;外贸主体队伍不断壮大。
出口和进口两项指数是外贸的组成部分。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四川货物贸易出口4610.1亿元,同比增长5.8%,为连续六个季度增长。“出口持续增长主要源于产业结构优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优势不断转化为外贸优势,为出口发展提供持续动能。”肖晓文称,这也体现了四川外贸发展的韧性。
据了解,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这些都给外贸运行带来了不小挑战和压力。但是外贸发展基本趋势没有变,依托超大规模的市场和突出的产业体系优势,为外贸发展保持韧性和活力。
成都外贸额占同期四川外贸总额逾八成,在全省外贸运行中发挥着“主干”作用。
“近年来,成都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还有集成电路、高端软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中智物流智库总经理杨飞扬称,这些产业都是开放型产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条愈发完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产业提质升级不断优化外贸结构,构成了外贸发展优势。
数据还显示,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前三季度四川外贸进口逆势增长、稳中有进,实现0.6%的增长,高出同期全国进口增速0.8个百分点。
企业加快走向国际市场
有进出口实绩川企数量增加近一成
企业抢抓机遇加速出海,则是外贸运行中的另一股韧性力量和动力源泉。据成都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四川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增加9.5%。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外贸主体队伍不断壮大。”肖晓文表示,在鼓励和支持企业出海的政策引导下,企业加快了出海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尤其是民营企业活跃度不断提升,特别是在部分新兴领域,民营企业出口快速增长。
近日,成都组织不同重点领域的企业团赴欧洲考察交流,围绕深化经贸产业合作,在德国先后举行法兰克福投资推介会、慕尼黑产业合作与对接洽谈会、柏林经贸合作对接会,成都企业与德国企业面对面对接交流,推动形成系列经贸投资合作项目。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海外工程物资需求越来越大,此次跟团赴德国考察交流,就是希望拓展欧洲市场,为‘一带一路’沿线建设和繁荣提供工程物资保障。”四川吉采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自安称,今年公司的工程物资出口业务大幅增长,进一步坚定了公司加速出海的信心和决心,目前已布局东南亚、中东、东欧市场,接下来将重点布局中欧、中亚等国际市场。
而在四川速易邮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文看来,依托成都良好的区位优势、枢纽效应、口岸功能,川企蓉企出海发展更有竞争力,“成都是距离欧洲最近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与欧洲的互联互通水平、口岸服务效率都比较高,为企业出海发展创造出更多合作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称,得益于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双驱动、平台建设和通道建设双提速、外贸主体活力和实力双增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西部地区外贸发展保持强劲动能,“海关将加力支持西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优化口岸布局,提升通道能级,为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做好服务。”(记者杨富 图片 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