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汉风夜演+竹龙巡游 平乐古镇打造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汉风夜演+竹龙巡游 平乐古镇打造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2025-10-04 21:55

  民谣乐队的歌手拨动琴弦,曲调伴着秋风流淌在古镇的各个角落……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前两日,邛崃市平乐古镇平沙落雁音乐广场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据了解,这个“双节”假期,平乐古镇以文化为媒,于10月1日至10月7日推出“千年鱼龙舞——2025·平乐古镇南丝路文化旅游季”。本次活动首次点亮百米竹龙,融合炫彩竹龙巡游、川剧变脸、民谣音乐及奇幻泡泡秀等10余种演出场景,为游客打造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汉风夜演+竹龙巡游 平乐古镇打造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竹龙亮灯(邛崃市委宣传部供图)

  穿行在古镇的街巷,五星红旗在蓝天下随风飘扬,映着石阶青瓦、廊桥流水,古色古香中透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不少市民选择泛舟白沫江,或者在绿荫下点杯盖碗茶,享受着舒适惬意的假期生活。游客王先生在拍摄国风照片时特意加入了国旗元素。他说,“想用这些照片记录下对祖国的祝福,愿祖国永远繁荣,我们的生活永远幸福。”

  演出从14时持续至18时,除了民谣弹唱和广受市民追捧的川剧变脸,古镇中、廊桥上,还有几位身着襦裙、广袖飘飘的汉服演奏者在进行琵琶演奏、古筝独奏等,指尖流转间,悠扬琴声与古镇的飞檐翘角、潺潺流水相映成趣。

  傍晚时分,古镇华灯初上。夜幕降临,平乐古镇的百米竹龙点缀着数百盏七彩LED灯,在月光与古镇灯火的映照下巡游,呈现“鱼龙共舞”的盛景。与此同时,南丝路民谣音乐季的旋律与巡游氛围交织,将狂欢推向高潮。

  “早就听说平乐‘双节’假期活动精彩,特意提前订了民宿,带着家人和孩子从成都过来。上午逛了古镇老街,下午看了民谣演出和川剧变脸,晚上还有竹龙亮灯,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全家人都乐在其中。”前来游玩的陈先生说。

  据平乐镇旅游发展办公室主任陆舜鸿介绍,结合以往数据来看,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游客数量预计将达到25万人以上。为了给市民更好的旅游体验,“亚洲第一长龙”百米竹龙迎来了首次点亮,将文旅活动重心向夜间转移,并新增了盖碗茶变脸、邛酒等相关消费业态,将游客“流量”转化为“留量”。

  此外,本次南丝路文化旅游季,平乐古镇联动众多商家开展促消费活动,展现盖碗茶、川剧变脸、小酒馆、主题餐饮与特色民宿等20余种消费业态,并特邀部分优质商家印发优惠券,通过活动向游客派发,进一步提升游客消费动力。(杨锴荣)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蛟龙”号在北极成功完成10余次载人深潜

  • 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 全国铁路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