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川观新闻记者 寇敏芳 张守帅 摄影 华小峰 李强 雅安观察 张超
9月28日,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顺利建成,10月1日,将对外开放试运行。今后,穿行夹金山的时间将由现在的1小时缩短至10分钟,彻底解决冬季冰雪封山难题。
夹金山隧道工程起于雅安市宝兴县硗碛乡,止于阿坝州小金县达维镇唐家山,是国内已建成最长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夹金山隧道全长10.07公里,其中隧道主洞长9.35公里,设计时速为60公里/小时。
夹金山隧道进口(宝兴端) 雅安市交通运输局韩毅 摄
夹金山隧道进口(宝兴端)航拍
2021年12月,夹金山隧道开工,仅用不到四年时间,就完成隧道建设。赶在运行之前,记者到现场探路。
红色之路:
景观设计再现红军“翻山路”
五星红旗照耀当今行车路
沿着国道351线,记者从宝兴县一路来到夹金山隧道口,一个“几”字弯向左就是现在的翻山路,隧道像一把宝剑,从“几”的头顶向前延伸,直直插进山体。隧道口上方的红色标语写着,这是一条:红色胜利之路、民族团结之路、富民发展之路、感恩奋进之路。
夹金山隧道进口(宝兴端)
9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就是夹金山。宝兴端的夹金山隧道口外墙的设计,再次展现了这一历史壮举。一条红色的折线从地面延伸到墙面,穿行于白色雪山之间,象征着红军翻山行进的路线,山顶上立起一颗黄色五角星,象征成功翻越。
红白的配色从洞外延伸到洞内,隧道内壁墙裙以白色为主色,两条红色的腰线一路贯通,洞口的“折线”在洞里被“拉直”,为90年后的行车者们指出一条穿山的新路。
通过隧道,即来到了小金县,隧道出口处修建了雕塑群像,翻过夹金山后,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小金县的达维镇成功会师,雕塑所表现的正是会师场景。从翻越到穿越,红军精神历久弥新。
夹金山隧道出口(小金端)
隧道中间位置,长约100米范围内,密密麻麻的led灯珠被挂上搭好的电线网。未来,一面五星红旗将出现在隧道顶端,红色的光芒映射司机前行的路。
隧道内的红旗图案
创新之路:
首个使用TBM施工的普通公路
连创三项全国纪录
隧道的旁边,还有一个隧洞,上方写着“平导”。夹金山隧道指挥长朱树林告诉记者,这是夹金山隧道的平行导洞,在隧道建设中,它是辅助施工的“便道”;隧道建成后,它是隧道的“排烟管”和“通风走廊”,在特殊时刻,还可以充当应急车道。
夹金山隧道出口(小金端) 雅安市交通运输局韩毅 摄
夹金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常遇突泥、涌水、岩爆等不良地质,施工难度极大。“像这样的二级公路隧道,正常工期至少6年。”朱树林介绍,平行导洞是平行于主洞的小洞,在平行导洞贯通后,横向加开4个作业面,高峰期主洞6个作业面持续施工,实现“长隧短打”,仅用时3年就打通了主洞。
值得一提的是,夹金山隧道是国内首座使用TBM(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施工的普通干线公路,这种施工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优化现场作业环境,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建设团队创下TBM日掘进50米、月掘进736米、连续40天掘进1000米三项全国纪录,平行导洞、隧道主洞都较计划工期提前实现贯通。
夹金山所在的区域是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
宝兴境内的国道351线,也被称为“熊猫奇遇大道”。隧道施工中,不少工人们都在沿路看到过大熊猫、小熊猫等各类野生动物。
“没有一粒渣土留在现场。”中铁十一局夹金山隧道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姜海涛介绍,隧道开挖免不了大量弃渣,为了减少对周围生态的破坏,进口宝兴端的弃渣全部外运至宝兴县,出口小金端弃渣则统一运至渣场规范处置,实现了现场“零弃渣”的建设目标。此外,建设中还深度推行节能通风、自然采光与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体系。
发展之路:
解决沿线11万群众出行难题
打造川西旅游小环线
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常年积雪,原道路弯多、坡陡、路窄,每年冬季受冰雪影响长达三个月不能通行。
翻越夹金山的山路
“我们这边的村民,很多亲戚在山那边,平时大家走亲访友都要翻山越岭,很不方便。”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嘎日村党支部书记阿生对即将试运行的隧道充满期待,几天前,小金县的亲戚家办席,因为往返路程需要2个多小时,阿生忙于村上的工作没去成。因为路带来的遗憾,在两边的村民身上或多或少都发生过。
隧道的另一头,小金县达维镇夹金村,村民刘华青常年在夹金山垭口摆摊卖烤串和土特产,因为熟知这条路的危险,他自发帮助过路司机,遇到出了问题的车辆,都会免费帮忙修车。他的小铺子里挂满了司机送来的感谢锦旗,光是今年就有3面。“我们也都希望有一条隧道,能让大家安全上下山。”
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工程是交通运输部“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设项目,连续三年被列入省委省政府30件民生实事清单的重大工程。
隧道的建成,将原有翻山越岭的34公里艰险道路,缩短为10分钟的坦途,彻底解决沿线11万群众冬季冰雪封山的出行难题。“4·20”雅安芦山地震后,宝兴一度变成“孤岛”。救灾物资只能绕路从小金县翻过夹金山运往宝兴。随着隧道建成,这条“生命通道”将更加安全可靠。
在硗碛乡,民宿酒店越来越多
隧道串联起夹金山、达维会师遗址等革命纪念地和碧峰峡、四姑娘山等优质生态景区,形成一条便捷的旅游小环线。走进昔年红军跋涉的硗碛藏族乡,民宿经营者罗伟喜上眉梢:“隧道通了后,从我们这里到四姑娘山也就一个多小时车程,相信会带动更多游客前来。”今年国庆,他的房间已经全部订满。
马花在宝兴县红军纪念馆,左上角的照片为他的爷爷马登洪
从翻山到穿山,红军向导马登洪的孙女马花感触良多。90年前,他的爷爷是曾为红军带路的向导,如今隧道建成,她打算10月1日试运行当天第一个冲过隧道。“我要告诉爷爷,曾经艰难的翻山路,已经变成了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