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拿到施工许可等开工证件,只用了14天,这速度超乎想象!”成都市新津区盛邦项目负责人手握审批部门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15个证件(手续),难掩惊喜。据悉,项目自8月21日签订合同,至9月4日达到开工条件,不仅刷新落地纪录,也彰显新津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为企业赢得市场机遇的实际成效。
曾经,工程项目审批像是一场马拉松:27个工作日的等待,数10个环节的奔波,无数个窗口的排队......如今,新津区精准施策,打通了审批服务的“任督二脉”,实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从“企业追着审批跑”转变为“审批陪着企业跑”。
这一转变,源于新津区公园城市局联合发改、审批、规自、经信等多部门共同打造的“全周期服务链条”。审批部门巧妙利用企业“等地期”变为“审批攻坚期”,将审批服务前置化、并联化。在土地出让等待期间,已完成10项审批环节预审,项目服务专班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如同为每个企业配备了一位“审批管家”。2025年以来,这类“保姆式”服务已为企业解决30余件急难愁盼问题。
新津区还创新推出施工图审查“三选一”模式,为项目量身定制“审批套餐”。一是“预审即通过”。拿地前开展施工图线上技术咨询审查,拿地后上传工程规划许可证即可生成审查合格书。二是“承诺即开工”。对工业项目(含特殊建筑工程)实行“审查后置+承诺制”,施工图审查合格书不再作为施工许可前置条件,审查节点延后至首次验槽/验桩阶段,让企业抢占先机。三是“小微即豁免”。1500平方米以下工业项目实施施工图自审承诺制,直接办理施工许可,让小项目享受大便利。三种模式,精准适配不同类型企业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在拿地同时,15个证件(手续)可同步核发,实现从“逐个串联”到“一体并联”的跨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关键证件一次性办结,彻底消除审批“空窗期”。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津区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坚持用户思维、换位思考,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让“新津速度”成为全力拼经济、优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文/任欣怡 图据新津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