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25日至29日,“阿坝典范开局突破”2025四季主题采访活动(第二季)举行,媒体采访团走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红原县、黑水县等地,探寻当地通过一系列“助农带农”举措,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让外出打工者变成果蔬基地的“采摘新手”、雪山之巅的“高山向导”、光伏项目的“建设先锋”……绘就了一幅“钱袋鼓、家业稳”的幸福图景。
清晨的阳光洒下,马尔康市松岗镇松岗村村民洪秀鑫在“高原有机果蔬出口标准示范基地”的草莓大棚里忙碌着。在基地农业专家的培训下,她弯下腰,抓住果实根部,指尖一掐,一颗颗刚刚采摘的“白色甜草莓”就被放入泡沫托盘的凹槽。在松岗村,像洪秀鑫一样经过培训务工的村民已有40多人。
洪秀鑫采摘草莓
“从项目申报起,我们就把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增收作为基地的主要建设内容之一。”果蔬基地负责人王新海说道。
据了解,果蔬基地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经济收益,预计每年带动松岗村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上。未来,将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农人”,形成“订单农业”模式,由村民们自主种养,商家自行收购,让村民们实现从“务工者”到“经营者”的跨越。
除了田间地头,阿坝州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还设在了雪山之巅。坐落于黑水县的三奥雪山,由奥太基、奥太美、奥太娜三座雪峰组成,凭借“入门级与专业级并存”的登山条件,备受户外登山爱好者的青睐。为了打造户外登山新典范,黑水县通过体系化技能培训与规范化管理,邀请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专家、资深高山向导组建教学团队,培训出了一支“高山向导”队伍。其中,153人来自三奥雪山脚下的芦花镇德石窝村。
高山向导队队长恩波,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帮人挖过虫草、砍过木料,每月能挣5000多元。成为高山向导后,除了每天上山的300元工资,还能收到登山者给予的服务费,如果满勤,他的月薪可以过万。今年7月,恩波的妻子板马初经过培训取得了“高山协作上岗证”,成为了一名高山向导。她说:“现在工作稳定,再也不用往外跑,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恩波带队登顶
黑水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杨洋说,高山向导培训作为县上重点的文商体旅融合项目,黑水县按照每人2000元的补贴投入了28.8万元。红原县广袤的草原上,同样有着家门口的就业机会。红原安曲一期25万千瓦光伏项目建设期间,每天有200多名农牧民在项目上从事建材搬运、建渣清除、光伏板安装等工作。牧民格拉说:“虽然只是简易的安装工作,但也算是为新能源建设出了一份力,还是挺自豪的。”
从果蔬飘香、雪山皑皑到光伏熠熠,阿坝州将就业岗位精准嵌入农业、文旅、新能源等领域,不仅实现群众“家门口致富”,更培育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绘就更坚实的幸福底色。(姜姝琪 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