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成都世运山水间

来源:光明网2025-08-13 13:41

  鼓声震天、桨影翻飞,龙舟如箭,劈开兴隆湖碧波。“水很清澈,风景也美!”鼓手彭春挥臂击鼓,时而有水花溅上鼓面,这是成都世运会龙舟比赛的现场。没有人工砌筑的笔直水道,只有天然湖岸蜿蜒而成的赛道,运动员的呐喊与岸边观众的欢呼交织,竞技的激情就这样融进巴蜀的山水长卷。

  如果说竞技体育是人类对极限的挑战,成都世运会则展现了另一种可能,让自然成为竞技最美的舞台。

成都世运山水间

  划龙舟10人座500米半决赛在成都兴隆湖湖滨赛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兴隆湖的“水赛道”是成都自然禀赋赋能赛事的经典之作,这片天然水域水质常年保持在Ⅱ至Ⅲ类,75.3%的水生植物覆盖率让湖岸绿意葱茏。场馆设计团队摒弃人工改造,直接利用湖岸曲线布局赛道。皮划艇破水疾行,龙舟在开阔湖面竞速,观众席借势湖滨台阶而建,抬眼就能看到运动员挥桨搏浪,远眺则见城市天际线倒映粼粼波光。

  隔湖相望的沙滩赛场更将“自然即赛场”理念推向极致,原生态沙滩经科学测算后打造成为国际标准赛场,运动员腾空扣杀时,兴隆湖的潋滟水色与连绵远山是自然背景板。“既能看清楚赛场上的攻守瞬间,又能把山水风景尽收眼底,这是人工场馆里无法复制的体验。”观众谢雨恒说。

  从湖泊转向城市绿地,赛事与地貌共生。在桂溪生态公园的掷准飞盘赛场,彩色飞盘时而掠过树梢,时而擦过草丛,旋转时带起的风里混合着青草芬芳。奥地利掷准飞盘队队员拉斐拉·纳拉特分享心得:“我喜欢这个场地,有草地、有树木、有湖泊,满眼都是绿色,很享受在这里的比赛。”在三岔湖桃花岛,索道滑水赛道两侧青山如屏,运动员脚踏滑板掠过水面,尾浪翻卷着拍向岸边。“岛屿是天然防风屏障,围合水域自成平静赛道。”设计师王百川感叹“大自然早为我们备好了场地。”

  龙泉山脉的苍翠成为东安湖赛场的流动幕布。依湖而建的场馆群被葱郁林木环绕,东安湖将多功能体育馆、小球馆温柔环抱,天然构成一幅山水画卷。观众从环湖绿道步行入场,沿途湖光山色与火热赛场仅“一次转身”之隔。而在青龙湖湿地公园腹地,射箭场馆利用平缓草地与杂木林地形,打造出兼具挑战性与观赏性的野外赛道。距离最近的居民区足有3公里,浓密林木织就天然隔音屏障,成为成都“赛事与生活互不打扰”的独特注解。选手贝塞拉·阿里萨加声称“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一本童话故事书。”

  自然赛场并非放任自流,这些浑然天成的赛场背后,有一套“隐形”的支撑系统。在兴隆湖赛场,科技力量全方位守护赛事有序与生态平衡。湖区布设的10个监测点覆盖进水出水、浅水区、深水区及湖心,自动监测设备实时回传水质数据,水温、酸碱度等关键指标全程可控。同步开发的无人机巡查系统,以高空视角织密监督网络,实现污染源精准溯源与科学治理,为水上项目筑牢了稳定优良的水环境基底。

  东安湖的科技生态守护亦显精密。龙泉驿区水务局聚焦“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核心任务,专项制定世运会水环境保障应急预案与生态流量保障方案,通过河长统筹、专家把脉的机制,联动无人机辅助巡查与水质全天候自动监控等技术,构建起全链条保障防线,让清澈湖面既成为赛事竞技的优质舞台,也始终保持着自然本真的灵秀。

  邀山水入赛、纳自然为景,这些嵌在成都山水间的赛场,既保留了自然的野趣与灵动,又因科技的精准护航而更具韧性。当世运竞技的潮水退去,青山碧水、沙岸湿地,依旧是老人散步的公园、孩童嬉戏的乐园,是成都市民推窗可见的风景。(易佳)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巾帼共绘新时代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