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成都邛崃打造暑期“带娃”新模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成都邛崃打造暑期“带娃”新模式

来源:光明网2025-07-24 16:59

  “社区托管班开在家门口,孩子学剪纸、玩编程,我们上班再不用‘牵肠挂肚’了!”7月22日,家住成都邛崃市文君街道的刘女士将孩子送进社区托管班后,安心踏上上班路。这样的场景,正在邛崃全域上演。

成都邛崃打造暑期“带娃”新模式

(图由邛崃市委宣传部提供)

  为解决“暑假托管难”这一问题,邛崃创新打造“小禾苗·益起崃”青少年暑期托管体系,通过社区“家门口”服务、学校专业支撑、志愿者暖心助力的三维联动,全域布点41个、惠及学生1200人,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公益托管网络。

  据了解,邛崃此次暑期托管整合了教育、团委、文广体旅、司法、学校等多方力量,采用“专业机构支撑+社区保障协调+志愿者暖心助力”的模式运行,提供分年龄、分兴趣的特色托管服务。

  通过深化社区“嵌入式”服务,将全市38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变身“第二课堂”,融入了非遗剪纸、智慧农业体验等特色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暑期乐园。

  在文君街道渔箭社区暑期托管点,“小渔乐”暑期公益课堂设置了“安全小卫士”“3D打印科普”“传统工艺体验”三大特色课程,赢得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成为社区服务的一大亮点。除了渔箭社区,铁花社区创新开展“五谷绘世运”手工创作,华山村携手四川农业大学“青”意农浓基层服务队带来智慧农业课程,桑园镇进行沉浸式应急安全演练教学……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希望突破单一的基础看护服务,打造‘基础+特色’双轨课程,让孩子完成暑假学业的同时,帮助他们放松身心、拓宽视野。”邛崃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托管的底线是安全。社区将托管时段与家长上下班时间有效衔接,提供贴心的“延时接娃”服务,由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专人看护、等待接送,形成托管服务“最后一米”的安全闭环。同时,探索创新“微基金+志愿接力”模式。一方面,同类型班次统一收费标准,困难家庭费用全免;另一方面,发动退休教师、大学生、专业社工组成“护苗团”,用专业服务温暖童心。

  为了将公益托管惠及偏远地区,市教育局推出“成都数字学校2025年暑期班”,使其成为云端补充资源,连续七天开设110余节课程资源,推动城乡优质资源共享。

  从“解急难”升级为“暖民心”的常态服务,邛崃用精准化、专业化的暑期托管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幸福邛崃的温度和质感。(罗昊)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精彩剪影

  • 美丽中国丨河北邢台:太行云海翻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