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全会)于7月11日召开。7月12日,成都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全会的主题、意义、成果进行全面解读。
据介绍,全会明确将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就是要整合提升“三城三都”品牌,将静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动态生活体验,培育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美誉度。
目标明确,战鼓催征,成都怎么干?全会从文商旅体品牌塑造、多元融合产业体系构建、丰富全域全貌场景供给、拓展内外循环市场空间、深化融合发展改革创新等方面,作出了系统谋划和具体部署。
近年来,成都持续擦亮“三城三都”品牌,前瞻性布局文化经济新赛道,涌现出一大批“成都造”文化IP,文化产业成为市民生活的鲜明底色和城市发展的强劲引擎。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炯说,成都将通过深化文创产业、建设文化创作策源地、加强非遗活化利用,做强数字文创六大核心赛道,培育现象级IP,扶持精品力作,提升金熊猫奖等品牌影响力,优化博物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全会明确了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品牌为核心,优化全域旅游格局,培育“文旅+”新业态的发展路径。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邱伟介绍,将推动古蜀文明、三国文化等特色资源创新转化,打造金沙遗址、青城山-都江堰、大熊猫基地等世界级文旅名片;构建“三带联动”发展体系,做强七大文旅产业园区,推进东华门遗址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文旅融合,培育低空、冰雪、研学等新业态,打造“演展赛剧游成都”票根经济,助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建设城市消费地标、发展更具显示度的特色商业”“发挥赛事乘数效应,打造独具特色的体育品牌”……在提振消费方面,成都将构建“四级消费体系”,打造世界级商圈和特色消费场景,通过发展首发经济、票根经济和数字消费,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聚焦“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成都将打造“三城两都一市”体育品牌,即打造乒羽网之城、棋城、艺术体育之城、电竞文化之都、骑行运动之都和享誉全国的“金牌球市”,培育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实施“运动过节·观赛度假”体育消费促进行动,以赛招商、以赛聚企,丰富优质运动装备产品与服务供给,推动赛事流量向经济增量转化,力争2027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1800亿元。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