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止《哪吒2》,成都数字文创“百亿俱乐部”成员+1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不止《哪吒2》,成都数字文创“百亿俱乐部”成员+1

来源:成都日报2025-02-16 09:02

  在《哪吒2》全球票房一路走高的同时,其“原产地”成都高新区再传佳绩。“百亿俱乐部”再添新成员——由成都本土团队星邦互娱出品的网络游戏《九州仙剑传》总流水突破100亿,成都数字文创活力不断涌现。

  “

  扎根成都的数字文创企业

  易观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九州仙剑传》累计总流水已突破100亿元,全球注册用户数近9亿。《九州仙剑传》是一款以国风仙侠为题材的ARPG手游。自2019年上线以来,迅速吸引大量忠实玩家。

  这个百亿产品同样来自成都高新区文创团队。成都星邦互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创立于成都高新区,一直深耕手机游戏行业,业务涵盖游戏研发和发行、AI智能科技等领域。该公司目前正在运营的游戏15款,正在研发的储备游戏超过20款。2023年荣获“中国十强优秀游戏运营企业”,并跻身“四川省企业100强”。

  “

  用AI重塑游戏产业链

  成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古蜀文明的神秘魅力、三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天府特色的文化IP,都为数字文创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深窥《哪吒2》与《九州仙剑传》的吸引力,在于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无论《哪吒2》中太乙真人的“椒盐普通话”、三星堆青铜面具元素,还是《九州仙剑传》中蜀国仙山、大熊猫等元素的设计,无不浸润着巴蜀文化的基因。

  通过5G、VR/AR、AI大模型等技术,巴蜀文化在数字世界中“活了起来”。《哪吒2》通过3D建模、粒子特效与动态捕捉的魔法之手,编织出一个穿梭于古典韵味与未来幻想间的奇幻仙境。《九州仙剑传》则通过AI辅助游戏制作、物理渲染、云计算等技术,深入融合仙侠文化与巴蜀文化元素,借数字之力让更多玩家领略到巴蜀文化魅力。

  “

  成都文创冲刺“千亿级

  多年来,成都持续在政策支持方面不断升级,为数字文创产业的发展营造最佳的营商环境。2022年,成都率先发布《成都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打造“中国最适宜数字文创发展城市”,提出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

  2024年,成都高新区发布《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数字文创领域给予大力扶持,最高补助可达3000万元,并设立2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基金,覆盖全产业链,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此背景下,诸如《哪吒》系列电影出品团队可可豆动画、《九州仙剑传》研发团队星邦互娱等,得以跨越发展初创期的生存难关,创作出百亿规模的爆品,在数字文化领域大放异彩。

  如今,成都已构建起“双核多极两带”的数字文创产业空间发展格局,聚集影视动漫、游戏企业超7000家,涵盖内容创作、内容分发、衍生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

  依托成都日益完善的数字文创产业生态,越来越多的“成都造”崭露头角。除《哪吒》《九州仙剑传》外,成都还孕育出《王者荣耀》等现象级IP。在这些超级IP的带动下,成都数字文创产业获得高速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成都市文创产业增加值达到2250.79亿元。

  “

  “成都造”游戏继续出新

  继《黑神话:悟空》之后,又一部国产3A单机游戏引起了关注。近日,国产动作游戏《湮灭之潮》释出了首支预告短片。据了解,该产品由中国成都蛇夫座工作室开发,以奇幻设定改编自欧洲IP《亚瑟王传奇》。

  天眼查显示,成都蛇夫座成立于2021年底,由腾讯持有95%的股份、游戏制作人付坤带队。此前付坤曾在成都数字天空担任3A主机项目《Project DT》的项目负责人。

  公开资料显示,《湮灭之潮》将登陆PlayStation、Steam、Xbox、WeGame、Epic等多个商店平台。同时该作品也是单机买断制。制作团队在采访中还表示,游戏的战斗玩法会更类似于《鬼泣》而不是魂类游戏,他们希望让想玩ARPG但没什么经验的玩家也能上手。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雅婷

  图片 受访方

  责编 周杨云

  校对 郑涵

  审核 陈彦川

  监制 张魁勇

  综合 南方都市报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