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都古城墙下,桂水河环抱桂湖公园缓缓流淌,川派园林建筑——成都市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掩映其中。从这里出发,民众期盼有了“直通车”,理论宣讲“声”入人心,公益服务传递文明新风尚,惠民活动点亮幸福生活……
理论宣讲接地气润人心
“大家肯定记得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首曲子的歌词就是咱们新都明代的大文学家杨升庵写的。他们家族曾一度贫困潦倒,甚至濒临消亡,最终却成就‘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
伴随着颇有趣味性的讲座导引,新都区“新·声”宣讲团骨干宣讲员、新都区委党校专职教师李林烨精心准备的 “杨升庵家风讲堂”开讲了。
循着导引,李林烨一点点地解析杨氏家族兴盛的原因——坚持“四重四足”家风家训。“‘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四重家训是杨升庵的曾祖母熊氏提出的,为杨家子孙留下了修身齐家、治学从业的规范。” 李林烨说。
“爷爷和我讲过,杨氏‘四足’家训是让族人有茅草屋遮风避雨、有粗茶淡饭填饱肚子、有善良贤惠的妻子、有安分守己且孝顺的孩子就要知足。”市民余先生说,不过杨升庵在精神生活中是不知足的,他广泛涉猎文学、史学、天文、地理、医学等,留下了400多种著作。
“我们多措并举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新·声’基层宣讲品牌,将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故事纳入宣讲内容,希望以‘小切口’解剖‘大问题’,以‘小话题’阐释‘大主题’,切实让理论宣讲与群众共情共融。”新都区委宣传部理论科相关负责人说。
“新·声”宣讲团——一支由教师、专家学者、先进典型、高校学生、民间铁嘴等50余名宣讲人才组成的队伍,通过讲演、小品、说唱等丰富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入到了街道、社区、机关、学校、企业等。
整合多方文明力量润养城市
推开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右侧门能看到一间中医药馆,中医药馆里有满墙架的中医药标本。
市民杨芳在标本架前久久徘徊,眼神渐渐被益母草标本吸引了。眼前呈黄绿色的益母草标本被装置在相框里,茎方而直,上端多分枝,密被茸毛,棱及节上更密。
“没想到来文明实践中心看摄影展,偶然看到这个中药馆,这里倒是别有洞天!”杨芳说。
让市民走进中医药的神奇世界,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是这个中药馆开设的初衷之一。“我们医院每天都会选派医生来这里坐诊,坐诊医生涵盖护理、治未病、内分泌、针灸康复、眼科等多个科室。如果给百姓开了药,我们智慧药房还会送药上门。”新都区中医医院眼科医生王金生说。
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热闹,可不只有一家中药馆。这两年,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整合教育、医疗、文化、科技、公安等资产资源,搭建聚合对接平台,形成跨单位、跨领域的多元合作机制,构建全民公益、资源共享、融合互补的工作方式,实现区域文明实践运作优化统筹,夯实服务群众能力底座。
截至目前,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打造桂湖商圈文明实践综合体,建成交管委“24小时企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等特色基地9个。(陈晨 程皓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