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背后有这些成都力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背后有这些成都力量

来源:成都日报2024-10-30 14:32

  10月30日凌晨

  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成功发射升空的背后

  蕴含着不计其数的航天人的拼搏奋斗、攻坚付出

  其中

  就有着成都航天力量

  01

  精细化生产

  成都航天人诠释工匠精神

  2020年11月,正值疫情期间,负责神舟十九号发射任务中地面电缆网、手动控制台、继电器控制组合等多项产品的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接到了生产指令。

  一台控制台,仅导线就有3000多根,这些导线不仅长而且如头发丝细,直径只有0.15毫米,很容易绞成一团。如何在1立方米的控制箱内一一对应连接好这3000多根线,做好所有导线的双绞和屏蔽,确保根根对应、路路畅通,不仅磨炼着耐心,更考验着责任心。“生产控制台,技术难点都好克服,牙痛也能忍受,最困难的是要确保每根线都不出问题,每个细节都决定着成败。” 负责手动控制台生产的杨涛告诉记者。

  接好产品后他总是反复核验,确定产品接对了,多余物清除了,屏蔽效果也符合要求才放心把产品交出去,仅连接一台控制台导线往往就需要他趴在工作台上,腰酸背痛的忙活近1个月时间。

  继电器控制组合同样不简单,每台产品内含有100多个不同种类的继电器,一个继电器测试点就有10个,每台设备有好几百个测试点,每个点都得手工做输入和输出测试。面对密密麻麻的测试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混淆不清导致测试不准,如果接错正负极,还会烧毁线路。负责此产品的彭进感慨地说:“航天人讲的‘严、慎、细、实’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字都是对于我们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

  从2020年11月19日开始,一直坚持到第二年春节,直到试制任务完成,足以证明这支队伍对于按时交付产品的决心和不畏艰难的斗志,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航天人的信念和勇气。

  02

  严苛质检保成功

  全箭97%火工品来自四川

  97%!80%!此次发射任务中,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和神舟十九号飞船上30余种火工品的研制生产工作,全箭97%、飞船80%的火工品由该公司提供,为神舟十九号任务圆满成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航天火工品。

  航天火工品作为发射任务的动力装置,每一个都必须具备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由于火工品产品特殊,装配和调试的过程不仅工序繁琐,包含了126种不同的工作岗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因为火工药剂未成形时,极其敏感易爆,装配过程一个不经意的轻微碰撞,一个静电火花,都可能产生一起爆炸伤人事故,制作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出错,都可能影响发射任务的成败。

  公司严格进行设计质量再确认,设计师系统从产品的“成败型、单点失效”特质出发,以FMEA硬件分析法为抓手,全面深入地对设计、工艺和过程三类关键特性保证情况进行再分析,保证设计关键特性受控并有一一对应的过程控制记录。

  为及时解决靶场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公司职工占铃和冯俊默契配合,在“五一”、国庆等大假期间轮流外出,确保一人在四川泸州。“其实公司没有这个硬性规定,我们就是想着万一靶场有需要,咱们不能没人在。”占铃解释道,“时时放心不下,这就是航天人的责任感。”

  在实物质量再确认方面,副主任设计师、副主任工艺师及以上人员和具有20年以上射线检测经验的技术人员,对配套火工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3000余张多媒体记录进行再判读,对400多张射线检测底片进行再确认,确认各种记录能够正确、有效地反映出产品的实际技术状态,最终达成产品技术状态受控,质量满足技术文件要求。

  公司职工石金红说:“车间在型号生产现场配备现场工艺,每天对配套产品的操作工序工步进行技术讲解和护航,确保产品能够保质交付。”此外,公司严格落实载人航天“两严两优”控制,将最优的人员配置到型号任务关键岗位,将最优的产品交付用于型号飞行任务。每批产品生产完成后,公司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对每发产品进行100%的射线无损检查,确保每发产品状态正确、全批一致、性能可靠。

  还有这些是“成都造”

  ↓↓

  01

  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系统:

  搭建天地“生命线”

  中国电科十所牵头研制的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系统,构建了新一代综合化测控体系,包括部署于三亚、喀什等地的多个地面统一测控系统,远望系列测量船的船载统一测控系统,以及“天链”系列中继卫星系统地面终端站及测距转发站等,负责对航天器(飞船、空间站等)进行轨道测量、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是航天器升空后与地面的唯一联系,就像放风筝的风筝线,因此也被大家称为航天器的“生命线”。

  同时,中国电科十所研发的基于“基带池”技术的新一代天基测控通信系统也全面参与本次发射任务。基带池秉承“硬件平台通用,软件定义功能,任务动态部署,系统开放演进”的设计理念,构建一个共享、通用的大规模信号信息处理平台,可同时运行多种测控、数传工作体制,兼容不同信号模式、频点及目标,并且实现云架构管控,可根据任务占用情况和设备健康状况,自动按需分配处理资源,具备自动化运行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天基测控通信系统在健康管理技术的加持,极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健康管理系统融合了故障树、专家系统和大数据技术,将“发病——治病”模式转化为“实时全身体检,预测疾病于未然”模式。

  02

  外测应答机:

  运载火箭的“火眼金睛”

  在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上,中国电科十所研制的脉冲相参应答机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等诸多优点,与地面系统协同完成火箭飞行的测速、定位,对运载火箭全程实时航迹测量,并判断飞行是否正常,直到箭船分离,提供精准的外测数据,承担着运载火箭“眼睛”的功能。

  中国电科十所还为运载火箭系统提供有更高测量精度的双频应答机,以及保障航天员安全的逃逸指令接收机等关键设备,全力保障发射任务成功。

  03

  时统设备:

  提供时间频率基准

  中国电科十所为发射场系统配备了T0控制台和时统设备,部署在发射中心、航天飞控中心、中继卫星控管中心、卫星测控中心及各测控站、测量船上。其中T0控制台是发射中心控制发射点火T0时刻的关键设备,可用于获取火箭起飞触点信号,向发控中心、指挥中心以及测控系统提供发射的倒计时、反馈运载火箭的点火时刻和起飞时刻。时统系统则是发挥了“对表”的作用,以3000年不差1秒的精度,为分散在各地的用户设备进行“精准同步”,提供标准时间和频率信号。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雪松 吴怡霏

  图据 受访者

  视频 吴喆 魏嘉昕

  编辑 王戬

  校对 周杨云

  审核 陈彦川

  监制 吴东伟

  封面图据新华社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课本里的抗日英雄 我们从未忘记

  •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城区多地持续展开救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尽管AI能一键生成完整的运动方案,涵盖从热身到放松的全部阶段,但在细化到每个动作时,使用者很难完全按照标准执行。
2025-04-03 02:35
在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职业教育正通过数字技术革新突破传统边界。
2025-04-03 02:35
国家数据局2日在京举行“数据价值化 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2025-04-03 02:25
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新型CDK2抑制剂使患病小鼠的脑部炎症消退,社交和记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2025-04-03 02:25
2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暨国家卓越工程师专场宣讲报告会走进燕山石化,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作宣讲报告,并与科技工作者代表深度对话。
2025-04-03 02:25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