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成都龙泉驿: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成都龙泉驿: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8-31 19:26

  一个月前,随着塔台发出指令,一架国产明星飞机腾空而起,往返重庆两江龙兴通用机场和成都龙泉驿洛带通用机场,成渝首家通航线路成功执飞。

  成渝首家通航线路执飞,犀重汽车新能源整车落地,德赛西威中西部基地开建......这两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向“新”而行,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找准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重点,塑造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2b43189b5e78cb40ece31f48ee7f01f

  晨雾下的成都新地标龙泉驿东安湖 冯腊摄

  夯底强基 搭建中试大平台

  成都美奢锐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美奢锐”)生产车间里,精细原材料在智能温变系统的控制下,通过自动化设备的加工和智能检测系统把关,高效生产金属陶瓷制品。

  生产车间的这一派忙碌,得益于公司初创就建起了粉末冶金整套智能化数字化试验线和中试线。“我们最初考虑产品直接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如果出现问题,就会有不可控的损失。”成都美奢锐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强说。

  因此,成都美奢锐特意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如果直接从研发转产到生产阶段,要经过9-12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将工艺品质稳定下来。但是加入中试环节后,产品只需3-6个月就能走向市场。

  截至目前,成都美奢锐已拥有全自动粉末成型压机、数字化工具显微镜、自动光学检测机等各类中试设备和检测设备20余台(套),已建成年产5000 万件硬质材料低碳智能生产线。金属陶瓷刀具在占据国内市场首位的同时,更是远销了全球多个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

7

  成都美奢锐生产车间 龙泉驿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满足企业自身需求的同时,成都美奢锐还为其他企业提供中试支持。与成都美奢锐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某知名航空航天企业,过去加工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高端刀具主要依赖进口。后来,成都美奢锐完成从3-5公斤级实验验证到300-500公斤级放大中试,最终帮助该企业实现了航空航天高端刀具的国产化替代。

  数据显示,去年龙泉驿新增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8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创新平台6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8人、创新团队4个,签约落户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成都技转中心,新增市级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4个……

  “今年,我们将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力争有效高企数量突破500家,持续壮大‘种子企业-双百企业-示范企业’集群,新增新经济梯度培育入库企业不少于10家,力争打造市级标杆场景2家,发挥场景应用对成果转化的牵引作用。”龙泉驿区新经济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重点布局 拓展工业新赛道

  8月,走进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炭材”)产品展厅,一块高温气冷堆芯微缩模型映入眼帘,堆芯内起到慢化和反射作用的核级石墨材料展示着我国高温气冷堆关键石墨材料从“0到1”的突破。

  “我们持续攻关了16年,研发出的核石墨材料不仅优于同类进口产品,还低于国际市场价,能有力提升我国高温气冷堆的使用寿命和推动国内高温气冷堆产业链发展。” 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及海峰说。

  高温气冷堆技术是最新一代核电技术,堆芯中的核级石墨材料有严格要求,需要具备多种特殊性能。就温度来看,高温气冷堆的出口温度高达750-1000℃,堆芯里面的石墨材料必须要耐高温耐辐照,才能确保核电站安全运行。

  “我们已于今年5月投料批量生产,投料规模千吨级,投入使用后将极大助力国家重大核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同时为国家核电技术走出国门创造有利条件。”及海峰说。

  近年来,成都炭材重点围绕光伏行业、核工业、半导体等国家主流赛道进行工业布局,自主研发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广泛运用于太阳能、航空航天、半导体、医药、化工等行业。

  核石墨材料国产化突破,中电高新建成投运,中创新航爬产上量……这两年,龙泉驿区加速布局工业新赛道,重塑制造业发展新优势,工业经济显现发展新活力。仅新能源汽车方面,去年整车产量就达82.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8万辆、实现翻倍增长。今年还重点签约了犀重汽车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及盘毂动力先进电机制造基地项目,都将有力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

  “我们今年还将重点促进中创新航项目二期、航天模塑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亿纬锂能、旭光科技等25家企业项目有望于年内竣工投产,为全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支撑。”龙泉驿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面向未来 培育绿色生产力

  192块55英寸LCD屏无缝镶拼在一起,拉出2米的弧度显示墙,成千上万条数据在屏上跳跃变化……走进四川国蓝中天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蓝中天”),眼前的Alpha MAPS智能化大气监测管治平台让人叹为观止。

eee69fd9a1216468c1249bdfb9ae83e

  Alpha MAPS智能化大气监测管治平台国蓝中天供图

  Alpha MAPS智能化大气监测管治平台,是深度融合城市多源大数据,基于AI、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以及大气环境管治领域业务沉淀打造的新一代生态大脑,通过人工智能核心算法集群决策,实现了城市环境的智能化管治。

  “针对我国大气环境监管存在的硬件投入大、人工成本高、经济总量与污染物排放量双高、以及治理决策复杂等技术和管理痛难点问题,我们创新提出以核心算法赋能硬件感知、用人工智能实现降本增效、数据闭环驱动智能决策的技术框架,并结合多年的行业落地经验,开发了‘Alpha MAPS决策型大脑’产品体系,有效地攻克了这些技术难题,实现了大气环境治理的‘全面掌控、精准施策’。”国蓝中天相关负责人介绍。

  “哪里有污染源、哪里空气污染严重、造成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动态信息都能被系统实时捕捉计算并迅速做出决策。”目前,“Alpha MAPS生态大脑”已部署于成都市一二圈层,管控3700多平方公里区域、1.3万余家涉气企业、2000多家在建工地、1.5万辆运渣车,为14个市级、区级生态环境部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

  近年来,龙泉驿区还积极抢抓“成渝氢走廊”建设机遇,重点建成了西部氢能产业园。园区以氢能制储运加用企业和氢燃料汽车的电堆系统、整车生产、关键零部件生产为核心,已入驻入江富乐德、博辰氢能等企业。据统计,去年龙泉驿绿色环保、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实现产值452.3亿元。根据规划,今年龙泉驿将持续聚焦能源电子、氢能等未来产业,力争实现产值再创新高。

  “面向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无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还是未来产业‘播种’开拓,都在追‘新’逐‘质’中书写星汉灿烂的发展篇章。”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洪双通讯员陈晨)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