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成都高新区这支基层应急处突队伍不简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成都高新区这支基层应急处突队伍不简单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07-18 17:01

  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是四川成都在网格化管理和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基础上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的原创性举措,正被全国各地广泛学习和积极运用。而成都更是下大力纵深推进相关工作,一批批基层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涌现。

  在这些“好做法”里,成都高新区的精锐社区应急处突队伍深受好评。他们活跃在基层群众身边,时刻冲锋在前,累计排查处置纠纷隐患3249起,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218件,及时送医37起,寻回走失人员8人,制止盗窃事件41起,处置先期火灾97起。他们展现出新时代基层治理队伍的硬核担当和奋勇作为。

  实时调度

  应急医疗挽救生命

  7月16日午后,走进石羊街道新街社区锦欣花乡康养中心,寇光霞院长和医护人员正带着79岁的付冬婆婆在小院里赏花。

  看到满院盛开的鲜花,付冬笑得开怀,精神状态好极了。看到付冬高兴的样子,寇光霞与老人交谈:“付婆婆,你有没有拿手菜,教教我们年轻人哇?”

  “我做茄子、贡菜都不错,家人也喜欢吃,有机会做给你们尝尝!” 付冬言语清晰地回答道。

  去年7月,付冬的儿子邓登找到寇光霞,想要托管老人入住离家近的锦欣花乡康养中心。了解到邓登的诉求后,寇光霞主动上门去看望老人。

  平时,付冬喜爱自己居住,儿孙时常不在家。“进了门,我发现付婆婆的状况很不好。头上顶着一个包,还正在吃饭,血更是往饭里面滴,伤口随时有感染的风险。” 寇光霞回忆。

  寇光霞立即与付冬家人沟通,得知老人家中有碘伏、消毒水可以应急使用。给老人进行清创后,寇光霞呼叫来了康养中心的医护人员,进一步处理包扎老人的伤口。

  “母亲是前日晚上跌倒受伤的,我们晓得后只是简单擦了酒精,没有意识到伤口应该清创。”邓登说,多亏寇院长发现及时,还给他们普及了没有清创会导致感染,跌倒会导致骨折、颅内出血等风险。

  考虑到老人头部受伤面积较大,出血时间较长,疑似颅内出血,寇光霞再度与邓登沟通,建议对老人进行医学初筛。得到应允,寇光霞直接联系了锦欣中医医院,将老人送往诊疗。经锦欣中医医院诊断,结果确实为颅内出血,需转上级医院救治。邓登继而将老人转往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治疗,老人病情得到控制。

  付冬病情好转后,邓登将她转入了锦欣花乡康养中心,委托寇光霞团队日常照护。“在母亲住院期间,寇院长多次打来关怀电话,到康养中心后更是细心照料,我们非常信任和感谢她!”邓登说。

  几个月来,在寇光霞团队的感染下,邓登也勤学起护理常识和照护技能,甚至加入了社区医疗应急队伍。碰到社区有突发状况或需要帮助的地方,他总是积极上前,协助解决问题。

  防火防燃气

  消除隐患保平安

  7月14日晚,居住于桂溪街道昆华社区双吉锦苑14楼的韩先生家,灶台上炖了一锅大肉。不曾想到,本应大快朵颐的肉却炖糊了。

  随着锅里的糊味飘出窗外,17楼的住户罗阿姨惊觉,立即在小区群里发了提示“哪家的锅儿糊了,快看一下”。看到群里没有响应,罗阿姨拨通了昆华社区双吉锦苑二院区支部书记、微网实格支部书记周加虎的电话。

  “辛苦你下楼看看,是不是哪家人不在,我们即刻赶过来。”了解到情况后,周加虎立即呼叫了就近的网格员们上楼排查,自己也朝着“糊味点”跑去。

  经过排查,原来糊味是14楼的韩先生家散出来的。周加虎立即拨通了韩先生的电话,让他们赶回家关火。接到电话后,韩先生即刻赶回了家,关闭了燃气灶,打开了窗户通风。

  “我们想着锅里的肉还要炖一会,出门买个东西不打紧,结果出了门就忘了,感谢邻居和周叔叔发现及时,万幸没有引发火情。” 韩先生说。

成都高新区这支基层应急处突队伍不简单

  “我们这儿是农迁老小区,虽然2020年就排查更换过小区的燃气炉灶和热水器,平时也多次与大家强调要防火防燃气,但是不出任何问题还是不容易,随时有人盯着最好。” 周加虎说。也正是因为明白基层的忙碌和不易,已过60岁的退伍老兵周加虎才自觉加入了基层治理队伍。

  周加虎说,农迁老小区的安全隐患不止“防火、防燃气”,还有房屋漏雨、道路不规整、电瓶车乱停放等问题。仅电瓶车乱停放,早年间周加虎就多次上门劝解住户勿将电瓶车骑回家充电。周加虎和网格员们还时常清理停车棚,引导居民规范停放电瓶车。规范停车以来,小区未再发生电瓶车安全事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一直对党有深切的感怀,我也在不断地学习锻炼自己,就是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解决更多社区的难题和邻里的困难。” 面对自己选择的老年繁忙生活,周加虎坚定地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洪双、通讯员陈晨,图片由锦欣花乡康养中心、昆华社区提供,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付冬、邓登为化名)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