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河之上,共绘发展新图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江河之上,共绘发展新图景

来源:光明网2023-07-14 15:45

江河之上,共绘发展新图景

——涪江流域川渝九地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走笔

  壮阔涪江,发源于“千里岷山”主峰的雪宝顶,流经巴蜀大地的沃野平川,滋润着3.64万平方公里的巴山蜀地。

  壮阔涪江,横贯四川阿坝、绵阳、遂宁、德阳、广元、南充和重庆潼南、铜梁、合川,为流域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

  如何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生态多样性怎样得到有效保护?丰厚而多彩的人文资源何以有效地保护与利用?……刚刚收官的“行进涪江·川渝九地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采访活动,在长达22天的行程中,采访组探寻多彩人文的涪江密码,见证绿色发展之基,合力谱写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涪江之歌”!

  因机而发,奏响发展最强音

江河之上,共绘发展新图景

邬明俊/摄

  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关于涪江流域沿线城市发展的“秘诀”呼之欲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打通有形的路,更需要打破产业协同发展的无形壁垒,让市场需求、资金、政策等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去年5月,储能行业的“黑马”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重庆市铜梁区,将在铜梁投资130亿元,打造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不久后,江苏厚生、河北兴恒、四川金汇能等新能源上下游企业不断落户铜梁,这标志着铜梁区的新能源产业链正在不断延展。

  共性与个性、集聚与辐射、竞争与合作,产业协同“链”出大动能。

  6月25日,走进绵阳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自动导引车在车间内穿梭往返,将配件精准送达智能电视操作工位,一台电视机从客户“下单”到交货只需11天左右。

  一台台电视机的背后,是绵阳助推传统产业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做大做强,加快向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决心。

  除了第一大支柱产业的电子信息外,在绵阳,新型显示器产业、食品产业、化工产业、核产业等,一个个产业园区正遍地开花,拔节成长!

江河之上,共绘发展新图景

胥江/摄

  科技引领,天地广阔;产业集聚,双圈起舞。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眼下,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涪江沿岸茁壮成长。

  在成果转化中,有不少企业面对技术难题,想向院所、高校抛出“橄榄枝”,却苦于没有渠道。为此,绵阳作为成渝绵创新“金三角”的重要一极,打造“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科技创新品牌,让科技成果加速走向市场。

  类似这样的聚拢要素、联合攻关的方式,正点燃涪江流域的创新引擎。遂宁今年发布的首批榜单中,涉及锂电、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等重点项目,通过设置不同类型奖励政策,激励目标人群揭榜,攻坚龙头企业和上下游关联重大项目招引。

  放眼涪江流域,川渝九地正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逐绿而行,共绘生态新画卷

  在绿水青山间,琴瑟和鸣,万物共生。这,就是涪江的绿色蝶变,更是卓有成效的保护带来了涪江流域生态多样性的持续发展。

  作为天下大熊猫第一县,平武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设置生态修复区,通过种植箭竹,建设空中廊道、地下隧道等方式,为各类野生动物修复生态廊道。

  遂宁以保护为定力,在全国率先建立“行政河长+技术河长+民间河长+河道警长+检察长”五长共治新模式,构建起河道管理新格局,促进全市河湖生态复苏。

  守护好这一江清水,是涪江儿女的共同责任。为让“母亲河”更美更清,川渝携手,跨界治水。

  重庆潼南区与四川遂宁市每季度对3条跨界河流开展联合水质监测,共享监测数据,上下游跨界共护一江水;潼南区、铜梁区、合川区,遂宁市等相邻市区建立生态环保及河长制管理协调机制,协同推进涪江等流域水污染防治、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共同保护开发。

  要“治标”,更要“治本”。绿色转型是关键所在。

  走进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全球首个定子冲片绿色“无人车间”,融入5G、互联网、物联网、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了生产操作无人化、生产数据驱动化、生产控制智能化、生产产品绿色化。

  从人工生产到“无人车间”,再到绿色“无人车间”,这背后折射出企业高质量履行好生态环保的主体责任。

江河之上,共绘发展新图景

胥江/摄

  在广元,四川中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50万吨/年电解铝产能全部启动完成、正常生产,却没有粉尘、没有气味,是源于公司匹配了行业一流先进设备烟气净化系统,具有绿色环保、高效低耗、智能创新的特点。

  在南充,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不断深化对保宁醋非遗技艺的传承保护和现代化开发应用,探索出一条活态化传承、保护和利用的创新发展之路。

  水与人、水与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互利共荣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赓续文脉,多彩人文绽芳华

  行走涪江,读懂巴蜀。在涪江流域沿线,至今保留着始于春秋战国,历经秦汉、三国,再到唐至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 钓鱼城遗址只是其中之一。

  怎样守护历史文脉?阿坝州松潘县以松州古城为核心加快历史建筑修复、文物保护申报、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推出大型边塞沉浸式实景舞台剧《大唐松州·瓮城传奇》,传承历史文化。

  广元市昭化区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化古城为核心,形成“名城—名镇—名村”三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让你看到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江河之上,共绘发展新图景

王勇/摄

  在绵阳,李白文化、三国文化、禹羌文化、嫘祖文化、文昌文化是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片。

江河之上,共绘发展新图景

王勇/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民间历史,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与血脉。

  在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绵阳、阿坝范围,以传习所、非遗工坊、非遗特色村寨等阵地,对羌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抢救保护和区域性整体保护。

  为保护文化遗产,遂宁市大英县卓筒井镇修建陈列馆,把凿井制盐的全部工具收藏于馆内,恢复晒棚、井架、灶房等设施,恢复宋代卓筒井采盐制作流程。

  坚定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守护,在发展中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正在为涪江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绵阳不断提炼人文气质,探索文旅融合之道,着力打造以“白红绿”为代表的文旅品牌资源——以李白为代表的人文历史资源,以国防军工为代表的红色科技资源, 以野生大熊猫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资源。

  南充蓬安依托“相如”IP,坚持以文兴旅、以旅兴商,着力推动文化旅游全领域、全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

  江水浩荡,奔腾不息。大气磅礴,汇入江海。

  展望未来,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携手奋进,踏歌而行。(文:郭若雪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