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3400多吨煤炭落地四川万源储配煤基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 正文

3400多吨煤炭落地四川万源储配煤基地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2023-02-01 15:03

  重大项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

  具有战略引领和龙头带动作用

  连日来

  四川万源市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昂扬姿态

  紧紧牵住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

  全力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1月28日下午1点,一列来自陕北榆林地区、满载50节车厢的运煤列车缓缓驶入万源储配煤基地,这是该基地2023年正式运营后迎来的首趟运煤专列。现场4台挖掘机同时作业,经5小时有序卸煤后,数千吨的煤炭正式落地万源储配煤基地,开启新一年的开工运营。

3400多吨煤炭落地四川万源储配煤基地

  四川铁运能源公司总经理郭文斌:在后天的时候,这50个车的煤炭、3400多吨就准备转运到川内的广安电厂。我们储运基地在后期将充分发挥这个基地中转、储运的功能,为川渝地区的火力发电企业充分提供煤炭保障作用。

3400多吨煤炭落地四川万源储配煤基地

  为了尽早发挥基地大规模的储配功能,做好煤炭安全储存转运,施工方也借着年后开工的热情,卯足干劲、抢抓进度。在煤棚施工现场,11根高达36米的组合柱已搭建完成,银白色的大型钢结构也正在加紧建设中,整体已完成项目进度的20%,预计在今年9月可以正式投入使用,将实现静态储煤规模100万吨。

3400多吨煤炭落地四川万源储配煤基地

  万源储配煤基地现场施工负责人饶磊:后期就是大棚内部施工,地板硬化、机械安装。争取在8、9月份把整个大棚施工建设完成,投入使用。

3400多吨煤炭落地四川万源储配煤基地

  据了解,万源储配煤基地是川东北首个大型煤炭储配基地,总投资30亿元,规划占地553亩,分三期建设,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届时可实现静态储煤规模200万吨,年吞吐储配煤能力达1000万吨以上,有效保障川渝两地各大火力发电厂能源安全、助力电力保供,进一步发挥淡储旺用、调节季节差异及供应市场需求的作用。(供稿:万源发布记者:苏岚 白钦文)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