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节来崇州唐人街——感受大唐气象品味浓浓年味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春节来崇州唐人街——感受大唐气象品味浓浓年味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2023-01-21 17:03

  兔年新春将至,这个春节,你想去哪儿?在成都西侧,“蜀中之蜀”的崇州,一座重现古蜀州唐风蜀韵的唐人街即将于兔年正月初一向公众全面开放,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大唐盛世气象,也将品味到浓浓的年味。

  全面开放前夕,带你提前到唐人街进行探访。

  走到入口景观区,一座巨型川派盆景“岁寒三友”立刻映入眼帘。盆景由松、竹、梅作为主要元素,正面题写“唐风蜀韵”几个大字,主景石侧面则像翻开的书页,录入了陆游的诗句:“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高度赞美了古蜀州的历史盛景。

  (左为杜公堂,右为高公堂)

  移步向前,道路两侧有两座院子对景相望,这就是唐人街精心打造的“高公堂”和“杜公堂”。可以看到,两处院子红墙环抱,绿竹成荫,花木簇拥,与入口“岁寒三友”盆景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优美的传统画卷。

  “高公堂”

  “高公堂”

  “高公堂”

  “高公堂”

  主办方通过室内场景营造和文化展示,共同讲述了高适与杜甫的友谊,溯源了"人日游草堂"民俗活动的由来。

  “杜公堂”

  “杜公堂”

  “杜公堂”

  “杜公堂”

  原来,安史之乱时,杜甫漂泊至成都,得到高适给予的关心帮助,二人还诗书唱和,相聚言欢,感情甚好。

  公元761年,正月初七“人日”这天,时任蜀州刺史的高适给身居成都草堂的杜甫寄去了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书中"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杜甫的思念,对时局的担忧。后来,杜甫漂泊于湖湘重读此诗,而高适早已亡故,杜甫感世伤怀,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以寄托哀思。从此,高杜二人的友谊及其唱和的故事传为诗坛佳话,并成为“人日游草堂”民俗活动的最初起源。高公堂和杜公堂正是通过艺术形式讲述了这段故事,留下了崇州历史的记忆。

  广场的左右两侧分别有公主馆和贵妃馆,馆内介绍的唐代著名人物杨贵妃、太平公主和唐安公主都与蜀州息息相关。

  公主馆主要讲述的是太平公主、唐安公主与蜀州的故事。公主馆的外廊展示的是有关蜀州的名人诗廊。

  贵妃馆则讲述了杨贵妃的故事。原来,蜀州是杨贵妃的故乡,是儿时杨玉环生活的地方,贵妃馆通过布展讲述了这段往事。此外,贵妃馆外廊展示了蜀州名人的画廊。

  唐人街四相广场是举行大型活动和文艺演出的场所,广场的中轴线上,还能看到一座恢复重建的“四相堂”。据了解,“四相堂”始建于唐代,是为纪念曾任蜀州刺史,进而入朝为相的张柬之、王缙、李岘、钟绍京而建。重新打造的“四相堂”整体按唐代建筑风格设计,古朴宏伟,造型美观。

  贵妃馆后院,有一座梁津艺博馆,它是一座以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先生牵头建立的,以展示传统艺术品、当代名家书画作品为主要内容的展览馆。门额“梁津艺博馆”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题写。对联由辞赋家张昌余老师撰写。

  这里正在举办“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你将近距离欣赏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而在公主馆后院,则是婚庆文化馆“双喜文化馆”,里面搜藏大量传统婚庆的相关物品,在这里,可以深切感受到我们传统的婚庆文化哦。

  在这个春节,唐人街同时准备了丰富的文化活动:

  这个春节

  想不想来唐人街体验一下呢?(常莉娟)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