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迎新春影像作品“落户”彭镇寻常百姓家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杨煜]

迎新春影像作品“落户”彭镇寻常百姓家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2023-01-13 20:04

24小时热图
  • 让药物从“纸面”走向“市场”

  •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 中欧班列“枢纽经济”展新姿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

  新华社客户端成都1月13日电(记者江宏景)13日,为迎接兔年新春佳节的到来,营造彭镇古镇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展示彭镇的人文历史和川西的茶馆文化,打造彭镇“品质慢生活”新文化IP, 2023彭镇摄影周——“影像与生活”新年摄影展在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开幕。

迎新春影像作品“落户”彭镇寻常百姓家

  参展作品《啖三花》,李德明摄

迎新春影像作品“落户”彭镇寻常百姓家

  参展作品《聚焦老茶馆》,郑平摄

  本次展览总策展人、彭镇摄影周艺术总监王琦介绍说,为了给市民和游客在兔年新春佳节期间提供一场“影像与生活”的视觉盛宴,本次展览以“古镇、民居、生活”人文景观为主题,聚焦“安逸生活”,分为邀请展、征集展、美术作品展三大板块,持续到2月28日结束。

迎新春影像作品“落户”彭镇寻常百姓家

  参展作品《长江边上的川剧》,王奇杰摄

  第一板块邀请展作品,分别是四川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摄影家徐献的作品《羌年-祈福的日子》,讲述了羌人过羌年的传统习俗,表达了羌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至高境界,在永丰街永丰怡苑展出;泸州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泸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奇杰的《川江厚土》,记录了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城市与农村的时代变迁及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阐释人与河流的亲密关系,在永丰街68号大院展出;四川人文地理摄影师余茂智的《时光的切片-彭家场》,展现了彭镇古镇居民们的记忆脉络、古镇的历史荣耀与兴衰,饱含着浓浓的乡愁,在永丰街柳河欣苑展出。

迎新春影像作品“落户”彭镇寻常百姓家

  参展作品《家长里短》,王进摄

迎新春影像作品“落户”彭镇寻常百姓家

  参展作品《相融》,廖铁军摄

  第二板块是《回眸彭镇》摄影比赛的60幅优秀照片,在彭镇古镇永丰街、新街和春波路展出。这些照片是从全国各地影友们投稿的1200多幅作品中由专业评委团评选出,它们以丰富的信息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彭镇居民在摄影周期间日常生活风貌,亲切而温馨。

迎新春影像作品“落户”彭镇寻常百姓家

  参展作品《彭镇老茶馆》,余茂智摄

迎新春影像作品“落户”彭镇寻常百姓家

  参展作品《天伦之乐》,朱勤贵摄

  第三板块是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师生们的影像作品展,包括摄影、雕塑、美术方面代表作,在刘家碾茶铺以作品实物展呈和幻灯形式展出。这些走出“象牙塔”的艺术作品融入老街上的生活场景之中,既有融合也有碰撞。

迎新春影像作品“落户”彭镇寻常百姓家

  参展作品《生活》,李琰摄

迎新春影像作品“落户”彭镇寻常百姓家

  参展作品《照片上的我》,闵婕摄

  彭镇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双流古场镇之一。老街均为传统川西民居特色风貌,是成都周边为数不多仍保留着原生态生活和老茶馆等市井文化的老街之一。目前,古街所在的彭家场社区,在社区治理中正着力打造“百年品茗·川西乡愁”文创交流中心,深入挖掘“老茶馆”的文化底蕴,讲述川西老街的陈年往事,通过本地名人轶事,文化传承,向游客展示“茶”与“乡愁”,吸引更多的文创项目落户老街。另外,为了进一步利用老旧房屋,优化公共空间,坚持传承与保护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彭家场“醇在文化积淀,特在市井风情”的历史定位,彭家场社区与居民共建共治共享,准备在老街打造“品质慢生活”示范项目,通过特色化改造、新业态植入,成为集文化展示、记忆展陈和休闲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业态空间,打造出一幅高品质、多元化和精致的社区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凸显老街新味道。最终实现彭家场这颗历史遗珠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撩开面纱惊人艳”的跨越转换。

迎新春影像作品“落户”彭镇寻常百姓家

  参展作品《时代变迁》,郭金兰摄

迎新春影像作品“落户”彭镇寻常百姓家

  参展作品《似曾相识》,廖铁军摄

  2022年11月,彭镇“安逸生活”摄影周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和大量游客,激发了老街的活力,为彭镇老街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这次的新年摄影展是双流区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彭镇摄影周”品牌、文化旅游新IP的延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