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衔接双机场,最高时速160公里!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列车亮相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衔接双机场,最高时速160公里!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列车亮相

来源:川观新闻2022-09-20 14:01

  川观新闻记者 程文雯 成都观察 杨柳 文/图/视频

  9月19日,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首列车在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亮相。

  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西起九江北站,途经双流机场2航站楼站,东至合江站,是衔接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的重要交通要道。线路正式开通运营后,将形成由天府新区核心区向西辐射双流、温江的市域快线通道。

  最高时速160公里

  4A编组的市域快车

  即将在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线路上运营的车辆,外观充满了“巴蜀味儿”。

  车身涂装设计灵感源于青城山,采用巍峨耸峙的山峰图形以及山青水绿的色彩搭配,内饰设计采用简约舒适的风格,点缀机场元素。车头线条相互交替,形似“笑脸”,“流线型”设计突显车辆的速度感与灵动感。

  据悉,成都轨道集团在19号线二期首次采用了4A编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可达160公里/小时,属国内首创时速160公里的市域A型车。列车全长95.8米,宽3米,客室布置纵向和横向座椅,定员载客量1004人,最大载客量1416人,具备启停快、速度高、噪音低等特点。按照计划,19号线二期初期车辆配车总数将达45列。

  集多项创新技术于一身

  让乘车体验更舒适

  密切联系双机场,列车也将成为塑造成都“第一印象”的重要窗口。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车辆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

  全列车敷设复合隔音地板、车体型腔填充碳纤维吸音棉等,能够充分降低车内噪声。空调还可实现客室温湿度自适应调节、个性化冷暖车厢设置等功能。安全方面,在车体前端设置排障器和排障橡胶,可在行驶过程中排除中小型杂物,保证行车运行安全。整车配置车载信息安全防护系统,最大程度保证信息传输安全。

  在乘客看不见的“幕后”,列车在检测智能化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车辆配置有蓄电池、轨道巡检、大电流检测等在线监测设备,搭配地面智能运维平台,具备列车在线监测、故障诊断、故障预警、故障分析等功能,使维保检修更加高效。

  全面实现整车“本地造”

  据悉,当天亮相的列车,车辆及配套设备集合了成都中车时代、成都鼎汉、成都今创、成都锐洋、成都康尼等10余家本地企业,形成了集设计研发、装备制造、装配总成等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群,全面实现整车“本地造”。

  为保证新线筹备各进程节点如期兑现,成都轨道集团组织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自9月1日起全面启动闭环生产,按照“以最小单元、保核心工序”的原则,保留800余名员工进入“防疫泡泡”,确保部分瓶颈工序的生产如期完成,为后续满产减小压力。同时,充分利用硬卧、宿营车等10余辆厂内列车,为员工提供相对舒适的休息环境,多措并举确保19号线二期首列车顺利下线。

  目前,19号线二期首列车已陆续开始各项新车调试工作。后续,成都轨道集团将结合线路及客流特点,对差异化行车组织进行可行性研究,高效推动新线筹备各项工作,确保19号线二期顺利开通。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课本里的抗日英雄 我们从未忘记

  • AI古风动画丨在古诗里过一天清明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尽管AI能一键生成完整的运动方案,涵盖从热身到放松的全部阶段,但在细化到每个动作时,使用者很难完全按照标准执行。
2025-04-03 02:35
在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职业教育正通过数字技术革新突破传统边界。
2025-04-03 02:35
国家数据局2日在京举行“数据价值化 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2025-04-03 02:25
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新型CDK2抑制剂使患病小鼠的脑部炎症消退,社交和记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2025-04-03 02:25
2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暨国家卓越工程师专场宣讲报告会走进燕山石化,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作宣讲报告,并与科技工作者代表深度对话。
2025-04-03 02:25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