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赏艺术之美 静候烟火成都归来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云赏艺术之美 静候烟火成都归来

来源:锦观新闻2022-09-09 13:25

  秋雨过境,桂花香显;明月当空,中秋将至。这本该是阖家团圆,朋友相聚的日子。而一场疫情,让所有的计划都将暂时搁置。目前,全市继续深入推进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战疫”进入了关键阶段,攻坚时刻,需要我们坚持,再坚持,静待烟火成都归来!

  虽各居一隅,但生活并不孤独,还有文学、艺术供大家尽情徜徉。近日,成都日报、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疫情期间联合推出“网络公益微课堂”,成都各艺术门类的文艺家们取自身之所长,以文艺志愿者的身份上传居家期间录制的短视频。通过云传播、云分享,与群众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用文艺之暖流滋养心田,抚平焦躁情绪;用文艺之坚韧描绘时代画卷、雕刻成都精神。

  积极响应号召文艺热血显担当

  截至目前,“网络公益微课堂”已经上线了24期视频,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网络上赢得了群众的纷纷点赞。“昨天看了田海龙练习气息的视频,他讲得太有意思了,我今天都在照着他讲的方法练习。”网友“灿烂阳光”告诉记者,他每天都在等着“网络公益微课堂”上新。“内容很丰富,学到了很多文艺小知识。”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在第一期“网络公益微课堂”中,成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郭茵月带来了杜甫诗歌《倦夜》的诗歌赏析。“在特殊时期,文艺工作者们应该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绝对不能只是自己在家自娱自乐,而是需要通过现在的新媒体手段将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向外传播,让更多人从优秀文艺作品中感受到向上的力量。”据郭茵月透露,在倡议发出后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就获得了许多文艺家的积极响应。“其中还有很多文艺大家积极参与。这两天随时都有新的力量加入,现在已经有接近50位文艺志愿者主动申请加入了。”

  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琵琶专业教师、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成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宋梓滢在得知“网络公益微课堂”这一倡议后,她便在第一时间响应,并录制了视频。在视频中,宋梓滢为大家介绍了琵琶的历史、特点和弹奏技巧,并示范演奏了《春江花月夜》、《龙船》等知名曲目。

  讲故事的“陈岳叔叔”在“网络公益微课堂”中为大家吟诵了三首杜甫诗。陈岳告诉记者,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要主动承担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在得知“网络公益微课堂”倡议的第一时间,他便报了名。在视频中,陈岳不仅为大家讲解了吟诵的概念和历史,还绘声绘色地为大家演绎示范。

  干货满满琴棋书画样样有

  听“梅花”再唱经典川剧,看“荷花”精品舞剧,赏巴赫传世名曲......在“网络公益微课堂”中,文艺家们亮出“看家本领”,用心、用情地与大家共享专业知识,共赏艺术之美。

  国家一级演奏员,小提琴演奏双博士、小提琴演奏家王微致带来了巴赫名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的讲解与演奏。“说起古典音乐、小提琴,我们都会想起巴赫这位大师,而《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更是他的巅峰之作。”在“网络公益微课堂”中,王微致倾情演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从指尖迸发出来,让人沉迷于其中。

  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陈巧茹也在“网络公益微课堂”中与大家见面。她在课堂中带领大家赏析川剧《贵妃醉酒》,从唱腔到身段,一一娓娓道来,为大家上了一堂内容丰富、干货满满的川剧课。“现在大家都在居家,小朋友们也在家里上网课。作为文艺志愿者,我希望可以在这个特殊时期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陈巧茹告诉记者:“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川剧。“

  文艺为民精心策划视频内容

  “网络公益微课堂”的视频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对于一些文艺家来说,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有的艺术家对于录制、剪辑视频的流程不熟悉,甚至从零开始学起,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却纷纷表示:“只要视频出来的效果好,不管花费多少时间都是值得的。”

  第三届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四川清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临平在“网络公益微课堂”中,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简明扼要地为大家介绍四川清音的乐器特色和曲调特点,并在视频首尾分别用竹鼓檀板演奏和自击自唱。为了录制这短短五分多钟的视频,田临平煞费苦心,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从设备调试、角度选取,到讲解和表演内容的策划,都是她一人完成。“最初录制的视频,理论讲解部分太多,担心看着枯燥乏味,后来才加入了更多的表演元素,让大家看得开心的同时,又能学到些新的东西。”田临平说。

  无独有偶,录制线上视频对于宋梓滢而言,也不是一件易事。“平常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在课堂或舞台上弹奏琵琶,很少通过线上的方式与大家见面。”据宋梓滢透露,录制视频前,她做了很多准备。为了提升课堂的观赏性,宋梓滢专门选择了清净素雅的背景,换上具有中华风古典美的传统服饰。她还提前策划了讲解内容,“我想让观众能听懂,并且感受到琵琶文化的丰富性。”宋梓滢说,“拍这个视频还是挺难的,5分钟的视频差不多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不过能让更多人了解琵琶这一传统乐器,很值得!”

  当下,有越来越多的成都文艺家加入“网络公益微课堂”的队伍中,他们苦心录制视频,精心策划内容,让文艺在这个特殊时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点点文艺之火汇聚成战疫的一道光芒,以文化人,以文润城,生动展示了成都文艺向上之力量。

  接下来,在市委宣传部的统筹指导下,全市文艺战线将集中创作推出一批“抗疫”主题文艺作品,并开展线上展播展演和展示活动。同时将联合抖音、B站、锦观、看度、神鸟资讯等新媒体平台,利用“成都文艺范儿”“文化天府”“蓉城文艺”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分类、分期发布各类优秀文艺作品视频、开设互动参与性专题,掀起线上文艺精品展演展播浪潮。据悉,本次展演展播活动既涵盖了成都艺术剧院、成都交响乐团、成都民乐团、市川剧研究院、市京剧研究院等专业院团的精品剧目和优秀影视作品,还有各类耳熟能详、轻松愉悦的歌舞短视频、儿童木偶剧和广播剧,互动性与趣味性兼具,使文艺作品起到浸润人心、有益身心的作用。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