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把艺术写在天府大地上——读王国平《积健为雄致千里》丨西岭雪·品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把艺术写在天府大地上——读王国平《积健为雄致千里》丨西岭雪·品读

来源:川观新闻2022-09-08 20:31

  杨献平

  近读王国平的长篇纪实文学《积健为雄致千里——把艺术写在天府大地上的黄礼雄》,从墨韵流淌的字里行间,从丹青洇染的砚旁纸上,我看到了一位艺术家在岷山蜀水间辛勤耕耘的身影,听到了他务实践行的足音。30多年来,黄礼雄立足天府大地,用书画艺术讲好四川故事,展示生动立体的大美巴蜀,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跃然纸上。

  无论在哪个时代,艺术总是不断印证和统摄人们的心灵以及对于现实与精神的种种要求和情感表达角度。王国平的文字中,既有黄礼雄的艺术人生,又有他的家园情怀。

  黄礼雄起于营山,立于都江堰,成于成都,影响至全国甚至海外,这一路的艰辛,当然不足与外人道。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都是寂寞,都是一个人的青灯古卷与筚路蓝缕,也都是独自的星月照耀与寂寞长旅。看黄礼雄早年发表于《考试报》《自学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上的作品,几乎每一幅,都是那么的笔意骏行,气韵浩然。写意之间,似有钟鼎雷鸣之声;起承转合之际,隐隐有龙蛇飞动之象,有一种贯穿古今的气息,它既可以勾勒出一种文化绵延不休的韵致与精神,也携带着在不同时期流变的蛛丝马迹与云卷云舒。

  黄礼雄明白,艺术中要见天地,见众生,见人心。要有人间的烟火气和生命的体温。所以,他的作品中,有诸多细微和宏大的体现。细心的读者和观者,可以从中详加领略和感受。所谓的创作者和艺术家,是要和周边的同行同频共振,不断汲取、扬弃、改造和创新的。黄礼雄不仅精研艺术,不断觉悟和上进,使得他的书画创作,在日积月累之中逼近一流,也在自我的磨炼与提升中,自觉发展创新。如他的“飞白书”“行草”“隶书”以及境界高远的国画作品等。

  黄礼雄常常感慨,自幸生于四川。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光似画、生活如诗……天府大地上,处处都是艺术的源泉,处处都有迸发的灵感,处处都是展开的画卷。

  他常常在创作的间隙反复思考:如果仅仅是把书法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是一种小我的人生价值体现。而他却总是把自己置于大文化的视野来思考人生,践行艺术、奉献社会。如何用艺术来践行“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如何把艺术写在天府大地上,让它像春水一样流淌,让它像禾苗一样生长,让它像百鸟一样歌唱,而不仅仅是做一个乐在自己小天地里的艺术家。只有解脱自我束缚,向着更大的舞台与世界张开翅膀,超拔自我,进而惠及众人,才是艺术的伟大和不朽所在。他深知,“分则力弱,合则力强”,工作上如此,艺术上亦不例外。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个人创作始终只是一种风格,一家之言。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艺术的花园里,期待更多的姹紫嫣红来绽放和绚烂,巴蜀的山水间,盼望更多的书画妙手来描摹与书写。黄礼雄说:“要书写天府大地上最美的华章,需要众人的合力。”

  于是,从1990年代开始,黄礼雄开始书画策展工作。多年来,他广邀崔如琢、沈鹏、刘大为、雷正民、何家英、史国良、范迪安、宋鸣、邓子芳、郐振明、李铎、邹德忠、欧阳中石、张飚、尹毅、舒乙、袁伟、刘一正、易洪斌、柴京津、方楚雄、鲁晓波、张立辰、杨飞云等大家来川写生创作,并先后策划了“百帝杯”全国书画展、“中国二郎山杯”全国百名画家采风展、“艺术中国”全国著名书画家来川采风提名展、“成都国际桃花节”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彩绘中国”当代中国画名家提名展、成都梨花节书画名家梨花主题展、成都葡萄节中国画名家葡萄主题展、“锦绣四川”巴蜀画派名家名作学术邀请展、成都天府古镇国际艺术节采风展等展览40余次。他策划的每次活动的展厅,都是天府文化的“会客厅”。

  通过展览,一批批享誉全国的书画名家走进了四川,与四川的山水和历史对话,与四川的艺术家对话,搭建了艺术交流的桥梁;一批批海内外高质量的书画佳构留在了四川,丰厚了巴蜀文明和天府文化的内涵;同时,一批批优秀的四川画家从这些展览中走出了四川,走向了更广的天地。

  今天,当我们回顾近30年来中国书画的发展历程,我们既要感谢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带来的文艺繁荣,也要感谢一大批天府文化的挖掘者、守护者和传播者的不懈努力。这其中,就有黄礼雄为之贡献的艺术力量。

  在艺海徜徉多年,沉浸艺术越深,黄礼雄的体悟越多。

  他认为,天府文化,不仅仅是书画的平面呈现,还应该有更加立体、生动与鲜活的表达。于是,他开始探索与尝试,把天府文化从画案上、书本中、卷轴里搬下来,搬到大地上、搬到田野里、搬到山水中、搬到人间烟火里的大美四川……

  随后,他先后执行了玉垒阁、天府源老茶馆、黄龙溪古镇、洛带古镇、龙泉山森林公园、天府绿道、四川省森林公园“四化”建设等四川最富盛名的文化地标的艺术设计与文化提升工程,让它们更有巴蜀文明的基因与天府文化的味道,让蓬勃发展的四川文旅产业有了新面貌、新风采和新内涵。

  如今,这些饱含天府元素的、美好的、立体的、生动的风景和事物就像“蜀”字中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正介入人们的生活,融进人们的血液,植入人们的灵魂,成为中国魅力、中国气质、中国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国平以近身的观察、多年的交往和诗意的笔触完成了这一取材独到的作品,生动地呈现了一位艺术家的成长历程、创作成就和艺术理想,读来令人感动。此时,透过文字的行间距,我仿佛看见了黄礼雄正行色匆匆地奔走在天府大地上,以山为脊,以河为脉,飞针走线,编织最美的锦绣。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