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把艺术写在天府大地上——读王国平《积健为雄致千里》丨西岭雪·品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把艺术写在天府大地上——读王国平《积健为雄致千里》丨西岭雪·品读

来源:川观新闻2022-09-08 20:31

  杨献平

  近读王国平的长篇纪实文学《积健为雄致千里——把艺术写在天府大地上的黄礼雄》,从墨韵流淌的字里行间,从丹青洇染的砚旁纸上,我看到了一位艺术家在岷山蜀水间辛勤耕耘的身影,听到了他务实践行的足音。30多年来,黄礼雄立足天府大地,用书画艺术讲好四川故事,展示生动立体的大美巴蜀,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跃然纸上。

  无论在哪个时代,艺术总是不断印证和统摄人们的心灵以及对于现实与精神的种种要求和情感表达角度。王国平的文字中,既有黄礼雄的艺术人生,又有他的家园情怀。

  黄礼雄起于营山,立于都江堰,成于成都,影响至全国甚至海外,这一路的艰辛,当然不足与外人道。所有的艺术创作过程都是寂寞,都是一个人的青灯古卷与筚路蓝缕,也都是独自的星月照耀与寂寞长旅。看黄礼雄早年发表于《考试报》《自学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上的作品,几乎每一幅,都是那么的笔意骏行,气韵浩然。写意之间,似有钟鼎雷鸣之声;起承转合之际,隐隐有龙蛇飞动之象,有一种贯穿古今的气息,它既可以勾勒出一种文化绵延不休的韵致与精神,也携带着在不同时期流变的蛛丝马迹与云卷云舒。

  黄礼雄明白,艺术中要见天地,见众生,见人心。要有人间的烟火气和生命的体温。所以,他的作品中,有诸多细微和宏大的体现。细心的读者和观者,可以从中详加领略和感受。所谓的创作者和艺术家,是要和周边的同行同频共振,不断汲取、扬弃、改造和创新的。黄礼雄不仅精研艺术,不断觉悟和上进,使得他的书画创作,在日积月累之中逼近一流,也在自我的磨炼与提升中,自觉发展创新。如他的“飞白书”“行草”“隶书”以及境界高远的国画作品等。

  黄礼雄常常感慨,自幸生于四川。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光似画、生活如诗……天府大地上,处处都是艺术的源泉,处处都有迸发的灵感,处处都是展开的画卷。

  他常常在创作的间隙反复思考:如果仅仅是把书法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是一种小我的人生价值体现。而他却总是把自己置于大文化的视野来思考人生,践行艺术、奉献社会。如何用艺术来践行“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如何把艺术写在天府大地上,让它像春水一样流淌,让它像禾苗一样生长,让它像百鸟一样歌唱,而不仅仅是做一个乐在自己小天地里的艺术家。只有解脱自我束缚,向着更大的舞台与世界张开翅膀,超拔自我,进而惠及众人,才是艺术的伟大和不朽所在。他深知,“分则力弱,合则力强”,工作上如此,艺术上亦不例外。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个人创作始终只是一种风格,一家之言。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艺术的花园里,期待更多的姹紫嫣红来绽放和绚烂,巴蜀的山水间,盼望更多的书画妙手来描摹与书写。黄礼雄说:“要书写天府大地上最美的华章,需要众人的合力。”

  于是,从1990年代开始,黄礼雄开始书画策展工作。多年来,他广邀崔如琢、沈鹏、刘大为、雷正民、何家英、史国良、范迪安、宋鸣、邓子芳、郐振明、李铎、邹德忠、欧阳中石、张飚、尹毅、舒乙、袁伟、刘一正、易洪斌、柴京津、方楚雄、鲁晓波、张立辰、杨飞云等大家来川写生创作,并先后策划了“百帝杯”全国书画展、“中国二郎山杯”全国百名画家采风展、“艺术中国”全国著名书画家来川采风提名展、“成都国际桃花节”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彩绘中国”当代中国画名家提名展、成都梨花节书画名家梨花主题展、成都葡萄节中国画名家葡萄主题展、“锦绣四川”巴蜀画派名家名作学术邀请展、成都天府古镇国际艺术节采风展等展览40余次。他策划的每次活动的展厅,都是天府文化的“会客厅”。

  通过展览,一批批享誉全国的书画名家走进了四川,与四川的山水和历史对话,与四川的艺术家对话,搭建了艺术交流的桥梁;一批批海内外高质量的书画佳构留在了四川,丰厚了巴蜀文明和天府文化的内涵;同时,一批批优秀的四川画家从这些展览中走出了四川,走向了更广的天地。

  今天,当我们回顾近30年来中国书画的发展历程,我们既要感谢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带来的文艺繁荣,也要感谢一大批天府文化的挖掘者、守护者和传播者的不懈努力。这其中,就有黄礼雄为之贡献的艺术力量。

  在艺海徜徉多年,沉浸艺术越深,黄礼雄的体悟越多。

  他认为,天府文化,不仅仅是书画的平面呈现,还应该有更加立体、生动与鲜活的表达。于是,他开始探索与尝试,把天府文化从画案上、书本中、卷轴里搬下来,搬到大地上、搬到田野里、搬到山水中、搬到人间烟火里的大美四川……

  随后,他先后执行了玉垒阁、天府源老茶馆、黄龙溪古镇、洛带古镇、龙泉山森林公园、天府绿道、四川省森林公园“四化”建设等四川最富盛名的文化地标的艺术设计与文化提升工程,让它们更有巴蜀文明的基因与天府文化的味道,让蓬勃发展的四川文旅产业有了新面貌、新风采和新内涵。

  如今,这些饱含天府元素的、美好的、立体的、生动的风景和事物就像“蜀”字中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正介入人们的生活,融进人们的血液,植入人们的灵魂,成为中国魅力、中国气质、中国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国平以近身的观察、多年的交往和诗意的笔触完成了这一取材独到的作品,生动地呈现了一位艺术家的成长历程、创作成就和艺术理想,读来令人感动。此时,透过文字的行间距,我仿佛看见了黄礼雄正行色匆匆地奔走在天府大地上,以山为脊,以河为脉,飞针走线,编织最美的锦绣。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