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川多地全力抗旱 保群众用水为农田“解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要闻 > 正文

四川多地全力抗旱 保群众用水为农田“解渴”

来源:新华社2022-08-23 16:48

  新华社成都8月23日电(记者张海磊)“有水,那就放心了!”21日,四川省乐至县宝林镇万斤沟村党总支书记罗正胜来到村民石维金家,打开水龙头查看饮用水情况。

  近期,罗正胜和其他村干部忙着逐一去村民家查看饮用水是否受影响。“今天看的几家虽然住在高处,但生活用水都还能保证。”这让他松了一口气。

  7月以来,持续高温晴热天气使四川省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对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其中,乐至、安岳等县最高气温均超过40℃。

  高温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挑战。

  “前期连续干旱,田都晒裂了,正赶上水稻抽穗的关键期,心里急啊。”罗正胜说,当村里向镇上反映了这一情况后,镇上第一时间协调,从桂花湾水库调水,连续十多天灌溉,“现在每块田里都有水,水稻是保住了”。

  这几天,乐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江一民也来到万斤沟村的集体经济果园,为群众讲解果树抗旱的相关知识。万斤沟村有柑橘470亩,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果园里有大量日灼果。江一民教村民及时摘除这种果子,并指导如何搭设遮阳网。

  乐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蔡华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派出农技员到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服务,强化渠道、提灌站的维护,科学调配水源,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抓好农业生产、抗旱保收、农资供应等工作。

  安岳县是粮食生产大县,7月份以来,当地的最高气温持续在35℃以上,旱情比较严重。记者在安岳县部分乡镇看到,受高温炙烤,不少玉米植株矮小,叶子枯卷,稻田里也出现裂缝。

  旱情之下,为了保障农业用水,安岳因地制宜采取应急调水、建设提灌站、延伸管网、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措施,为农田送去“及时雨”。

  罐子河流经安岳县乾龙镇罐子河村,汩汩河水正经过提灌站,沿着水管缓缓流淌到一片稻田里面。在充足水源的滋润下,绿油油的稻田又重新焕发生机。

  此前,连续高温干旱天气着实让种粮大户胡代全有些着急。他的250亩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对水有着更高的要求。据胡代全介绍,这一批晚熟水稻收割后即将种植再生稻。种植前,需要一定的水位,才能保证再生稻发芽,但高温天气让稻田里水分不断减少。

  连续几天,罐子河村党总支书记刘虹渝到胡代全稻田里查看水位情况。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村集体投建的4个提灌站紧急运转起来,“现在每块田里都有管道,水直接送到地里。”晚熟水稻“喝”上了水,胡代全紧缩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